
前阵子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唇裂患者做了唇裂二期修复,三个月过后伤口持续疼痛,睡觉的时候必须平睡,一侧睡就疼。鼻小柱比做之前更歪,唇裂的情况也没有改善。
图片来源网络
老余看了看,这个患者有几个方面的诉求:
一是多部位的持续疼痛症状。其实客观上来讲,手术后的疼痛都是暂时的,持久性疼痛的情况较为少见。一般肋软骨部位的疼痛,只在术后两三天内感觉明显,然后症状逐渐减轻,一周左右基本行走自如。这个时候深咳、剧烈运动会感觉不适,到了一两个月的时候基本跟平常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唇鼻部的疼痛,也只局限于术后三四天内,此后不会再有持续性疼痛。当然了,短期内触碰到伤口或唇鼻,可能会有隐痛,一般三四周以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而新闻中的患者说唇鼻过了三个月还痛,但看照片局部没有红肿等体征,不像感染及血肿等迹象,主观感觉似有夸大成分。
就手术本身来讲,的确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鼻背鼻尖塑形效果还行,患侧鼻翼两侧基本对称。但抬头看便能发现,两侧鼻孔顶高度不对称,裂侧鼻孔顶低,术中没有对这个进行矫正。
二是患者一直强调的鼻小柱偏斜问题,基底偏健侧,老余认为可能是术中没有对偏斜的鼻中隔尾侧端进行复位。
再就是,从照片上看患侧瘢痕明显,这可能与手术切开和缝合技术有关,也与术后护理有关。一般术后我们会建议患者术后坚持使用瘢痕膏、减张贴、瘢痕贴、激光等,能够帮助切口愈合。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小的点,比如患侧人中嵴和鼻槛依然低陷,可能是由于术中没有做肌肉瓣的生物力学重建,几个张力带没有重建。从正面看人中偏向患侧,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一期手术时切口定位不准,裂侧组织去除过多;二是二期修复时肌肉力量不平衡。
三是唇红缘依然不齐,这与手术设计定点有关,上唇组织薄,上下唇比例失调,红厚过渡太不自然,这主要与上唇组织发育不良有关,也与术中组织松解及复位有关。
但是新闻里这位医美机构的负责人有一点说得很对,唇裂继发畸形修复不能讲求一步到位。
其中涉及的畸形细数起来,多达三十几项,恢复过程中变数很多,二期修复时多数患者可以一次成型,但也有不少可能需要再次小调整。唇裂修复是三级手术,复杂的可能上到四级手术,所以各位患者一定要谨慎选择有资质、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