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小耳畸形的患者,往往都没有耳廓,或者只有少部分耳廓,原本长着耳朵的地方,却只有一个小肉条,甚至是一个小肉赘,这部分在医学上被成为残耳。
残耳的处理方式成了大家比较好奇的问题,到底残耳该怎么处理呢?是不是要将其切除呢?下面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无耳型小耳畸形
实际上,在小耳畸形修复手术中,残留的组织越多,术后恢复效果越好,因此我们不会随便切除掉残耳组织,而是将其作为术后耳朵的一部分再利用。为什么残耳组织如此重要呢?
首先,残留软组织可以作为重塑后耳朵的“天然”耳垂。耳垂是由脂肪和纤维组成,是耳朵最柔软的结构,而手术中使用的自身软骨材料和生物材料质地较硬,很难造出逼真的柔软的耳垂。
其次,残留皮肤可以用来重塑耳甲腔。小耳畸形修复手术中皮肤的厚度往往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残耳皮肤的厚度近似于天生耳朵的厚度,将其铺在耳支架中央的凹窝内,可以塑造出一个比较深、比较大、比较逼真的耳甲腔。如果残耳皮肤较少,重塑的耳朵耳甲腔就比较浅,与正常耳朵的耳窝有所区别。
针对不同类型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手术中是怎么操作的呢?
如果是耳垂型小耳、腊肠型小耳以及小耳甲腔型小耳,我们会先将残耳中的软骨彻底去除干净,否则会影响术后耳甲的深度,将残耳软组织作为耳垂,对其进行转位,再将雕刻好的耳支架放在皮下,缝合固定,这样术后的耳朵才能达到外形美观、耳垂柔软逼真的效果。
耳垂型小耳畸形修复效果
而对于大耳甲腔的小耳或重度的杯状耳,我们会选择进行部分耳再造,残耳软骨会适当保留部分,与肋软骨支架进行拼接。
不管何种严重程度的小耳,皮肤软组织都极为珍贵,一般不会随意切除,会尽量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