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要想恢复好,营养支持很重要!

王立根医生 发布于2021-06-11 16:23 阅读量6997

本文由王立根原创



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营养,如果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可以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效果,但此“饿死”非彼饿死。

以为自己不进食或者不吃荤就能饿死肿瘤,抱着这种想法的患者不在少数。

此外,肿瘤患者往往还需要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如果在缺少“粮草”的情况下,体内的细胞“士兵”们也会变得不堪一击,轻而易举地在肿瘤细胞面前溃不成军。结果导致患者自己轻则消瘦,重则营养不良。

是的,事实上肿瘤患者更需要吃得好、吃得健康,才能恢复的更好,要重视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中国肿瘤患者营养现状


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的研究发现,26.1%的患者重度营养不良,32.1%的患者中度营养不良,22.2%的患者轻度营养不良,只有19.6%的患者无营养不良。

肿瘤患者轻/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80%,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8%。其中,消化道肿瘤,尤其是上消化道肿瘤胰腺癌、胃癌和食管癌是营养不良最严重的3种肿瘤。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而临床营养治疗率低。有68.8%的患者没有获得任何营养治疗。即使在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中,无营养治疗率仍然高达55.03%。

上消化道、老年、农民、低教育水平、手术、进展期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高风险人群,也应该是营养治疗的重点人群。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1.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

2.增加了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3.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多了医疗费用;

4.对抗癌治疗的耐受性降低,疗效降低;

5.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其生存期。

营养不良是肿瘤的重要发生、发展因素,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它严重削弱了抗肿瘤治疗效果,其影响贯穿整个肿瘤病程,是肿瘤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负性因素,约20%的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拿数据说话,比如一项来自中国大规模回顾性研究,入选2433例接受放疗后体重下降的鼻咽癌患者,分为高体重丢失组(HWL:体重丢失≥5%)和低体重丢失组(LWL:体重丢失<5%)。

结果发现,体重下降更多的病人死亡率和癌症复发率明显更高。尤其是本来体重就偏低的患者,高体重丢失组对比低体重丢失组的五年生存率是51.8%vs72.5%。




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意义


1.增加肿瘤放化疗的耐受性;

2.降低肿瘤手术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死亡率;

3.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短期内再入院;

4.控制抗癌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疗效;

5.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临床营养支持方式
NUTRITIONAL SUPPORT

首先选择营养教育,然后依次向上晋级选择口服营养补充(ONS)、全肠内营养(TEN)、部分肠外营养(PPN)、全肠外营养(TPN)。参照ESPEN指南建议,当下一阶梯不能满足60%目标能量需求3~5天时,应该选择上一阶梯。




肿瘤患者在生活中如何提高营养?


向大家科普了营养治疗的重要性,但也不是意味着就能胡吃海喝啊,“一天三顿小烧烤”是不行的!均衡膳食营养才是维系健康之本。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饮食营养观,不要听信小偏方,有疑问应该咨询专业医生。当正常饮食难以满足需求时,向医生咨询后,再适量口服营养补充剂。

其次,不能盲目相信市场上鱼龙混杂的营养品和保健品,而且注意饮食合理的健康人群是不需要每天服用营养品的。而肠内/外营养,具体就要遵从医嘱。

肿瘤患者日常饮食改善建议
DIETARY ADVICE

❶多食新鲜食物,少食加工食品,比如盐腌的、熏制的食物。

❷荤素搭配,多高纤维蔬菜,肉类可以选择白肉(鱼肉、鸡肉、鸭肉等)。

❸适量摄入油脂,可以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橄榄油等。

❹烹煮食物以炖、煮、蒸等为主,易于消化。

❺含抗氧化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芦笋、黄豆、木耳、坚果、甜椒、绿花椰菜、胡萝卜、番茄、秋刀鱼、橙子、木瓜等。

❻放化疗出现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时,宜清淡饮食。

❼食品不是越贵越有营养。


总而言之,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面对肿瘤这样的内部敌人,我们要将自己吃得身强力壮,然后联合抗癌治疗来一致对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