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化疗是让不少肺癌患者又期待又恐惧的一件事情,期待是因为化疗给了我们抗击疾病的希望,而恐惧则是因为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常让我们遭受精神和生理上的双重打击。
因为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肺癌常用的化疗药包括铂类(卡铂、顺铂)、紫杉类(紫杉醇、多西他赛)、蒽环类(多柔比星)也是如此,这让很多在化疗的患者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副作用。
今天我们集中来看看化疗带来的消化道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便秘、口腔黏膜炎等,这些副作用常让患者非常痛苦,但如果我们能在饮食方面应对得当,会大大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不要小看这些副作用!其实,化疗导致的消化道症状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化疗副作用而放弃继续化疗。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CINV)、腹泻以及黏膜炎是最常见的由化疗导致的消化道症状。若不积极预防,腹泻和黏膜炎在化疗患者中的发生率可以达到5%-47%以及20%-40%,而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CINV)甚至高达83%!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CINV)
CINV是化疗患者中最常见的副作用。CINV的发生除了和化疗药物的选择,化疗周期、化疗时间以及化疗药物的剂量有关,一些其它的因素也会增加CINV的发生风险。比如:女性、年龄较小、上个化疗周期时出现了恶心呕吐、有晕车史等,也会增加CINV的发生风险。
不同的化疗药物会导致不同的CINV发生率。基于此,这些化疗药物根据致吐风险被分为了4类,其中使用含有高致吐风险药物(比如:顺铂和卡铂)和中致吐风险化疗药物(比如:奥沙利铂)治疗方案的患者需要尤其注意CINV的发生。
过去,由于CINV预防药物的缺乏,很多化疗患者需要抱着盆呕吐,但是随着新药物,比如:NK-1受体拮抗剂(例如:阿瑞匹坦)和5-HT3受体拮抗剂的出现,现在CINV已经成为了一种可防可控的化疗副作用了!
对于接受含有高致吐风险药物的患者,权威指南《2019
CSCO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指南》更是推荐使用含有NK-1受体拮抗剂(例如:阿瑞匹坦)的三联方案来进行彻底预防。
腹泻
腹泻的发生率也取决于化疗药物的种类以及剂量和化疗周期。目前,capeIRI化疗方案(结直肠癌常见的化疗方案)是已知导致腹泻发生率最高的化疗方案,发生率高达47%。
当化疗联合其它疗法一起治疗,尤其是联合放疗时,可能会增加正常细胞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敏感性,使得患者更易出现相关症状。和CINV不同,虽然有些药物推荐,但是化疗导致的腹泻仍然缺乏有效药物。
黏膜炎
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高剂量化疗患者中,黏膜炎的发生率会高达80%。在大多数患者中,黏膜炎常发于口腔,这样很容易导致患者进食困难,更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对于口腔黏膜炎的预防,相关指南指出,保持口腔卫生对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很有帮助。化疗患者可以通过刷牙、用漱口水、用牙线剔牙等方式保持口腔卫生。但是该指南也指出无法推荐化疗患者具体使用含有何种成分的漱口水,因此对于常用漱口水的化疗患者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漱口水。
消化道副作用是化疗患者最常见的副作用,对于黏膜炎和腹泻,目前缺乏明确的药物治疗推荐,但是对于在化疗患者中发生率最高的CINV,我国已有明确的预防方案。因此,在接受化疗前,应考虑各种副作用的发生风险,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才能防止副作用的发生,让患者少些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