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咳嗽老不好,中医辨证论治或有奇效
郑女士,70岁;咳嗽两月余;阵发性咳嗽,每次连声咳嗽数十声,甚者近百声方止,鼻涕、眼泪俱下,咳则漏尿;夜间咳嗽难以入睡,睡中咳醒,伴咽痒,少痰,无发热、恶寒,活动后略气喘。口淡不渴,二便正常。舌质瘀暗,苔白,脉略浮,沉取无力。中药、西药口服不断,未有明显疗效,痛苦不堪。
辨证:阳虚邪实;治以:温阳去邪;麻黄附子细辛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芍药甘草汤;
细辛3克 炙甘草 30克 干姜 10克
白芍 30克 醋五味子 15克 附片 15克 先煎
黄芩片 10克 人参片 5克 蜜麻黄 10克
桑寄生 15克 燀苦杏仁 10克 百部 15克
紫菀 30克 桃仁 10克 葶苈子 10克 包煎
共7剂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 分两次 一次用量:200ml
二诊,白日咳嗽已愈大半,夜间偶有咳嗽,可入眠,偶有白痰,仍诉有咽痒,咳则漏尿减少,咳时以手按小腹可显著避免漏尿。二便如常。舌脉大致同前。增加症状,时有喷嚏,时有清涕从鼻流出,但无鼻塞。守上方继服7剂,忌生冷油腻。
三诊,无明显咳嗽,无咽痒,仍有活动后气喘,偶有清涕,漏尿减少;舌质淡,苔白,脉沉。金贵肾气丸口服补肾纳气。
按:古咳嗽分治,咳则其声响亮,不因痰涎而发者,言其声音闻于人也。痰涎上下,随声而发者,谓之嗽。或曰∶咳因气逆,嗽因痰作。
咳嗽分外感、内伤;夫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若能及时驱邪外出,则不入肺及脏腑,久而不愈,则必及肾,因肺主气,肾主纳气。内伤之嗽,当辨阴阳、分虚实,若虚中挟实,亦当兼温以润之。
咳嗽,浮紧则外寒,沉数则实热,弦涩则瘀血,洪滑则多痰,若沉细带数,则火郁。脉浮为客邪,宜发散。脉实为内热,宜清利。若脉浮散、沉取无力为虚不纳气,宜温补。
本例患者久咳、高龄,顿咳,因寒邪收引,气道平滑肌痉挛;又与鼻塞,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咽痒则咳;但肾虚不纳气又是缠绵难愈的根本;肺朝百脉,久咳肺气不张,易致血瘀又不可不知,故我在治疗久咳患者当中,多加桃仁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