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床(在医学中被称作“夜遗尿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做,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一般来说,5岁以下儿童尿床属于正常发展。但是当小孩长大以后还是经常尿床,有很多的原因。
小儿尿床成因探讨
1.生理和发展因子(最普遍)
膀胱的发育不够完善,这是最重要的因素。小孩的膀胱容积比较小,或是对膀胱肌肉的控制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所以不能在睡觉时“关紧阀门”,也不能感觉到自己的膀胱已经装满。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晚上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抗利尿激素”的东西,从而降低了晚上的尿意。一些儿童在晚上没有达到该荷尔蒙的高峰,所以在晚上会产生比膀胱更多的液体。
睡得太沉:小孩在睡觉,他的大脑对于从他的膀胱发出的“满溢”的信号是不灵敏的,所以他不能被叫醒。
便秘:排泄物在直肠内积聚可使膀胱受压,降低其容积,并促使其不规律地收缩,从而引起尿床。
基因:尿床具有高度的家庭遗传性。如果家长中有一人在幼年时期尿床,那么儿童尿床的几率在40%左右;如果两者都有,那么这个可能性就达到了70%。
2.心理和社会的影响
心理压力和情感起伏:比如,刚入学,父母争吵,新成员加入,批评或惊吓,学习压力大,都会导致尿床。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障碍(ADHD):儿童出现尿床的情况比较常见。
3.病理性因子(比较罕见,但需要高度重视)
泌尿道感染:发炎会对膀胱造成刺激,导致小便急促,频繁,小便失控。
结构上的畸形:天生的疾病,例如尿道狭窄.
神经系统疾病:支配膀胱机能的神经传导路径有问题.
糖尿病:早期表现为大量饮水,多尿,甚至尿床。
父母能做些什么?
1.保持平静和谅解:永远不要责备,羞辱或惩罚你的孩子。他不是有意为之,训斥只会加重他的负罪感,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2.尿床日记:将宝宝尿床前后的晚上、白天的排尿情况、大便情况,以及每天的饮水、食物等都做好详细的记录,以便于就诊时能为医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3. 养成好习惯:
饮食方面要注意:在白天要多喝水,在睡觉之前的12个小时内尽量不要喝酒,不要吃太多的水。
在睡觉时,要在睡觉前排空膀胱。
积极防治便秘:若有便秘,可通过饮食(多吃些食物纤维)或用药(遵医生指示)来改善。
不要喝刺激性的饮品:睡觉之前不要喝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例如:可乐,茶。
4.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一个5岁以上的儿童,一周尿床两次或三个多月,或有上述流程中“红色警报”的迹象,推荐您的小孩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