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矮小症(ShortStature)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儿童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它是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关于儿童矮小症的详细说明:
一、儿童矮小症诊断标准
1.身高对比: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儿童平均值的2SD(标准差)。或低于生长曲线中的第三百分位(即100个同龄儿童中,身高排在最后3名)。
2.生长速度:生长速度缓慢(如2岁以上儿童年生长速度<5cm/年)。
二、儿童矮小症常见病因
1.非病理性原因(占比约80%)
家族性矮小:父母身高偏矮,遗传因素导致。
体质性生长延迟:青春期发育较晚,但成年后身高可达正常范围。
2.病理性原因
内分泌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性早熟(骨骼提前闭合)。
慢性系统性疾病:营养不良、吸收不良(如乳糜泻);慢性肾病、心脏病、哮喘等;染色体异常(如特纳综合征、唐氏综合征)。
骨骼发育异常:软骨发育不全、成骨不全等。
其他:宫内发育迟缓(IUGR)、小于胎龄儿(SGA);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三、儿童矮小症需要关注的预警信号
1.身高增长持续低于正常曲线。
2.青春期前生长突然停滞(如每年增长<4cm)。
3.伴有其他症状:如疲劳、食欲差、反复感染、特殊面容等。
四、儿童矮小症诊断流程
1.详细病史:家族身高、出生情况、既往疾病、用药史等。
2.体格检查:身高、体重、生长速度、性发育分期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TSH、FT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染色体分析(怀疑遗传病时)。
4.影像学检查:骨龄检测(左手X线片);头颅MRI(排除垂体病变)。
五、儿童矮小症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补充甲状腺素;
生长激素缺乏症: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治疗;
慢性疾病:控制原发病(如肾病、哮喘等)。
2.非药物治疗
营养干预:保证蛋白质、钙、维生素D摄入;
运动:跳绳、游泳、篮球等纵向运动刺激骨骼生长;
睡眠:确保夜间深度睡眠(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在夜间);
心理支持:避免因身高问题导致自卑或焦虑。
3.特殊治疗
生长激素治疗:适用于GHD、特纳综合征、SGA等,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
性激素调控:针对性早熟或青春期延迟。
六、儿童矮小症家长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生长曲线(每36个月记录身高、体重)。
2.避免盲目使用“增高保健品”,可能含激素成分,引发副作用。
3.若孩子因身高产生心理压力,及时寻求心理疏导。
4.就医选择:儿科内分泌专科或生长发育门诊。
七、儿童矮小症预后
病因不同,预后差异大。例如:体质性生长延迟和家族性矮小通常无需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身高;染色体异常或骨骼疾病需个体化管理。如果怀疑孩子存在矮小症,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早期干预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