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智力发育低下?快来看看,家长越早发现干预,越有希望康复!

兰墨赭医生 发布于2024-08-27 17:16 阅读量192

本文由兰墨赭原创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健健康康、聪明机灵,不管是父母还是整个家庭成员,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智力缺陷。不过,有的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异常,但是随着宝宝的成长,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而智力低下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很多家长在最初的时候不会太在意,当真正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有点晚了。

  【什么是智力低下】

  智力低下是指发生在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的情况,包括智力和适应功能两方面的缺陷,表现在概念、社交和实用领域中。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发育时期一般指18岁以下。

  【智力低下分类与典型表现】

  1.轻度智力低下

  (1)智商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约9一12岁。

  (2)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学习常不及格或留级)或工作能力差(只能完成较简单的手工劳动)。

  (3)能自理生活。

  (4)无明显语言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

  2.中度智力低下

  (1)智商在35一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

  (2)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加、减法计算,可从事简单劳动,但质量低、效率差。

  (3)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

  (4)可掌握简单的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3.重度智力低下

  (1)智商在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一6岁.

  (2)显著的运动障碍或其它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

  (3) 生活不能自理。

  (4)语言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4.极重度智力低下

  (1)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约3岁以下。

  (2)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

  (4)言语功能丧失。

  智力低下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异常病属于此类。

  2.产前损害

  包括缺氧、宫内感染、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铅、汞、吸烟、吸毒、饮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等。

  3.分娩时产伤

  窒息、早产儿、颅内出血、核黄疸、低血糖、败血症。

  4.出生后患病

  包括患脑膜炎、颅外伤、脑炎、脑血管意外,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中毒性脑病,癫痫等。

  发病原因

  智力低下与感染、中毒、脑的机械损伤和缺氧,代谢、营养和内分泌疾患,脑部大体疾病、脑的先天畸形或遗传性综合征,染色体畸变、围产期因素、精神疾病、心理因素、特殊感官缺陷等多种因素有关。

  婴幼儿智力低下如何早发现?

  其实智力低下在宝宝很小的时候是很难发现的,细心的父母有时会发现宝宝的一些不同,但是很少往智力低下去想,那么智力低下的表现有哪些呢?

  眼睛功能发育不全:一般来说1个月的婴儿就会用眼睛注意周围环境,智力低下的婴儿则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不注视。

  咀嚼晚: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且致使呕吐。淌口水,1岁以内属于正常情况,但1周岁后还淌口水则要引起注意。

  对声音反应差:对大人在边上发出的声音显得没有反应,似乎特别"老实"。哭声少,有时只有尖叫,或是哭声无力,对容易引起哭闹的外界刺激不易哭或难以引起哭。

  语言发育落后:正常婴儿在7-8个月时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会问简单问题,3岁左右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个月甚至落后1-2年才有这些表现,都应看作是智力落后的信号。

  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或虽然有兴趣但是很短暂,反应迟钝。能力较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均差于同龄儿童。

  吃奶困难:出现在婴儿时期。智力低下的婴儿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

  往往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

  哭声异常:即从刺激到引起啼哭的时间长,有时需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或者哭声尖锐或哭声细小无力。

  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正常孩子2个月时就会笑,4个月时能放声大笑。如3个月才会笑,6个月还很少笑,1周岁还不会笑则是智力低下的一种信号。

  反应迟钝:6个月时不能注视脸面上方缓慢移动的物体,不能朝声响的方向转头,不能向两侧的任一方向翻转,无成人帮助不能坐稳。

  多动:和过于安静的儿童相反,多动也是某些智力落后儿童的一个特点。许多智力落后儿童不能安静地呆一会儿,无时无刻不在活动,特别明显地表现在4-5岁的儿童身上。这种多动与正常儿童的活泼、淘气不同,他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一种不可抑制的兴奋而已,碰到什么就摸什么,碰倒椅子和凳子,也不知扶起来。

  如果家长发现以上情况,就要及早到医院就诊,对宝宝进行全面的智力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