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床接诊的时候常常被问到很多产后相关的问题,现在统一整理出来一一回答大家
一、是不是错过了六个月的黄金修复期就没有效果了?
首先要强调一下,没有所谓的黄金修复期!!!产后的问题什么时候治疗都不晚,只不过部分症状有一定的自愈性,产后的一段时间内随着身体状态的改善症状自然恢复,比如2cm内的腹直肌分离。
二、产后康复是不是可以一劳永逸?
很多产后问题比如盆底肌力减弱、骨盆错位,通过专业医疗机构治疗后需要日常自身训练才能维持。育龄期女性整体身体素质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衰退的,盆底肌肉力量也是随着年龄增大慢慢衰减,需要我们日常加强锻炼对抗衰老。因此偶尔体质虚弱、剧烈喷嚏时出现轻微漏尿无需惊慌,掌握了盆底肌训练方法后需要保持一定的训练频次才能维持功能。
骨盆错位纠正后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肌肉锻炼才能维持,不良的生活姿势可以瞬间打回原形,所以外面的几千上万的骨盆修复也抵抗不住你翘起的二郎腿。
三、产后问题是不是都因为生产引起的?
很不好意思的告诉大家,产后的腰酸背痛、体质虚弱、脱垂漏尿并不全部都是因为生产引起的。一部分比如脊柱劳损病可能在生产前就已经有了,另一部分产后带娃劳累让我们出现更多问题。所以更多应该关注产前体质调整和生产后做个心大的妈妈,积极调动家里的人力来共同带娃。
四、骨盆修复是必须做的吗?
当然不是!
我们怀孕过程中松弛素作用在孕后期和生产中会使我们骨盆的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稍微打开一点,这个“稍微”是指几毫米,并不是我们认知中的几厘米、几十厘米,也不会让我们的骨盆从盘子变成脸盆。所以接诊过程中所谓的骨盆变大要求收胯的,请先对比下体重增加了多少,有多少堆积在了臀部。
当然如果有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紊乱的出现翻身痛、腰骶疼痛的我们就需要检查骨盆错位情况,根据错位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五、盆底肌修复是必须的吗?
当然也不是!!
治疗的前提是功能障碍,如果出现盆底肌无力、漏尿、脏器脱垂、性交疼痛、会阴疼痛的那是肯定要进行盆底肌修复的了。
除此外,经过产后盆底肌评估属于正常范围、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可以不进行盆底肌的治疗,日常辅助运动锻炼进行肌肉力量恢复即可。
六、剖腹产是不是盆底肌就不会出现问题?
显然也是不正确的。
盆底肌的损伤早在我们胎儿开始占据和挤压盆腹部空间就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压迫已经对盆底肌产生了影响,不光光是产道挤压才有损伤。当然顺产对盆底肌造成的损伤是更多的。
七、剖腹产手术是不是只需要关注表面疤痕增生?
答案还是否定的!
对于剖腹产患者,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深层疤痕产生的黏连,因为这会导致我们出现膀胱、子宫及附件、肠道功能紊乱,甚至会出现盆腹部疼痛。因此鼓励剖腹产宝妈在手术后尽可能早的时候进行腹式呼吸及下地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黏连发生。
同时我们可以在手术伤口完全愈合后(一般在2个月后)进行深层疤痕的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