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熬着夜,刷着剧,唱着歌,玩着游戏,把酒喝,突然就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癫痫发作了!怎么回事?
通常我们以为癫痫发作是自发的过程,是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一种慢性脑部疾病,是一个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均复杂的症候群。但时常见到打游戏、运动,甚至喝可乐也可诱发癫痫的报道,可见癫痫的发作也是与患者的所处环境、生理心理因素有一定关联的。
导致癫痫发作的诱因实在太多,有些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一不小心就踩雷诱发了癫痫。帮助大家梳理一下常见的癫痫发作诱因,避开这些雷区,减少癫痫发作!
1、别让“激动”刺激你的神经!
“激动”,这里的“激动”我指的是一种应激反应是癫痫发作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应激的概念较广,急性应激反应如感染、创伤、大手术等应激源可诱发机体产生快速反应,导致神经内分泌及各器官各系统的一系列全身性反应。而慢性应激如压力、焦虑、抑郁、愤怒等情志因素,可以增加癫痫发作频率。
国外一项针对儿童的癫痫发作的观察性研究发现,感染、发热是诱发癫痫发作的最主要因素,约占纳入病例的39%,其次是心理压力(16%)。其作用机制倾向于应激所引起的激素及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如:应激会引起γ-氨基丁酸(GABA)递质传递的下调;应激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亢进,体内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发热、创伤等会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升高,CRH系统活性增高可促进癫痫发作;
应激导致脑内多巴胺水平下降。
所以放轻松,也别寻求刺激,应当把心理行为治疗作为癫痫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此外,尽量减少或控制感染、创伤等应激事件的发生。规避风险,才能好好玩耍。
2、睡眠很重要
睡眠与癫痫关系紧密,根据文献报道约1 /3患者存在睡眠中癫痫发作,主要发生在非快速动眼睡眠期,此期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对大脑皮质的激活作用减弱,大脑皮层神经元兴奋性同步化提高,从而促进癫痫活动泛化而具有致痫性。睡眠紊乱能够降低癫痫发作阈值,可能与睡眠紊乱后皮质兴奋性增加有关。
而癫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睡眠,癫痫患者没有发作的时候,仍然可出现睡眠结构的不稳定,表现为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的增加、睡眠效率下降。
所以重视睡眠质量,改善睡眠紊乱,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希望每个人都有婴儿般的睡眠!
3、别让酒精控制你的神经
酒精与癫痫的相关性尚未明确,但酒精依赖者中癫痫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在酒精戒断时会增加癫痫的发作频率。所以啊,莫沾酒精,戒酒不是那么容易。酒精相关性癫痫发作是指由于饮酒后诱发的癫痫复发和急性酒精戒断后出现的癫痫发作。酒精戒断后,癫痫的发生与以往的饮酒量、饮酒时间、酒精戒断速度密切相关。酒精还会影响抗癫痫药物的浓度,长期饮酒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痫性发作阈值减低。
饮酒伤身,“穿肠毒药”尤其对癫痫患者,所以加强患者的管理及宣教十分重要。对于嗜酒如命的,酒得戒,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戒酒方案。癫痫患者服药期间若大量饮酒,应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调整药物。
4、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得当心
临床观察到女性癫痫患者在“每个月的那么几天”癫痫常会成簇性地发作,这就是“月经相关癫痫”,指月经周期的某一时期内(排卵期、围月经期)癫痫的发作频率增加或程度恶化,主要是与月经周期中性激素分泌水平有关,雌激素可以提高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γ-氨基丁酸(GABA)介导的神经抑制作用,从而促使癫痫发作,而孕激素具有抗癫痫作用。
有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排卵性周期和非排卵性周期时癫痫发作也存在区别:
在排卵性周期中,围月经期和围排卵期癫痫发作增加,而在黄体期时,孕酮水平大幅度增高时发作减少;
在无排卵周期中,由于缺少黄体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维持在上升的水平,非月经期癫痫的发作较月经期更常见。
总体上,非排卵性周期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高于排卵性周期的患者,尤其体现在继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这种类型上,可能说明孕激素的作用更强大。
具有肝酶诱导作用的抗癫痫药物在月经期的代谢速率增加,血药浓度降低,故在月经期前或经期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抗癫痫药物的剂量。
激素作祟,生理期前也别担心,还有“月经性癫痫的治疗指南”加持,周期性添加天然孕酮、间断或连续服用乙酰唑胺、异氧安定都有一定证据支持的。
5、刺激的光亮要避免
偶见患者遇阳光或接触电子屏就发作癫痫的报道,但光敏感性癫痫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关注,光敏感性是指大脑皮层对视觉刺激的反应异常敏感,癫痫儿童光敏感性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
能诱发光敏感癫痫的光,不仅有亮度的要求,还具有波长的要求,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光刺激能会导致光敏感性癫痫发作。有学者发现与闪烁的黑白光相比,高饱和度、低亮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