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人眼处于调节静止时,5m外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通过眼内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位于视网膜上,即是正视状态。(点击查看预防近视的方法建议 )
但是还有焦点不在视网膜上的情况,也就是离焦,简单地说就是离开焦点,看不清楚。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对应的是近视状态,这种离焦是近视性离焦;焦点落在视网膜后面,对应的是远视状态,这种离焦是远视性离焦。
近视离焦理论最早来源于Frank Schaffer教授做的一个小鸡实验,该实验的重点在于认识到视网膜能识别离焦信号。90年代后期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团队和美国Smith教授团队合作,共同发现除了视网膜中央区的离焦信号外,视网膜周边区的远视性离焦也是可能引起近视加深的重要因素。
普通单光镜片只有一个光度,通过镜片看到的物体可以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但是看近处时会存在远视性离焦问题。为了看清物体,消除周边远视离焦,眼球就会向后拉伸,以达到成像在视网膜上,导致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加深。
单光眼镜矫正了屈光不正,能给人良好的视力,却不能达到更好地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特殊设计的眼镜,不仅能在视网膜中央清晰成像,还能使周边成像在视网膜前,让视网膜尽量向内靠,而不是往后拉伸。根据这个基本原理,出现了离焦眼镜。
离焦眼镜就是把投射在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或者前方,矫正视网膜中心视力,消除周边远视离焦,以延缓眼轴增长,减缓近视发展。除了离焦框架镜还有离焦软镜与硬镜,尤其是角膜塑形镜防控效果尤为显著。
而多点离焦是原有离焦眼镜的改造升级,也是利用近视离焦原理,只是效果明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