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预防近视?眼轴、病理性近视与近视防控

娄继英医生 发布于2024-06-17 14:06 阅读量3397

本文由娄继英原创

    近视防控的主要内容是没有近视预防近视的发生,有了近视要预防发展成高度近视,高度近视要预防发展成为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会对视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我国是近视大国,如果是单纯近视,轻中度近视,戴副眼镜并不影响工作和学习,若是高度近视再发展成病理性近视,会极大的损伤视功能甚至失明,那问题就大了,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且会给社会带来负担,为此与大家交流一下病理性近视及在近视防控中如何减少高度近视的发生,如何减少病理性近视,眼轴作为近视防控的抓手,是近视防控的主要内容。


图片发自160App

    病理性近视和高度近视是不一样的,虽然度数超过600度,眼轴超过26.5毫米,但是普通的高度近视眼没有合并病理性近视特有的眼底改变。病理性近视是指眼轴进行性延长,屈光度逐年增加眼底出现一系列眼底特征的改变。如:漆裂纹、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这些病理性近视所特有。病理性近视是视功能损伤,甚至致盲的高危人群,所以要特别关注病理性近视。


图片发自160App

      高度近视人群40岁以后他们成为病理性近视的比率会很高。病理性近视是人群致盲的第一位原因,在 我国占不可逆盲及低视力原因的43%,所以将来一半的盲人都和病理性近视有关。病理性近视所致的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黄斑病变、青光眼等等。这些疾病都可以致盲,所以近视是一大类疾病,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近视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所以把近视防控以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就像1955年左右,把沙眼防控上升到国策,1956年我们国家把沙眼防控写入农业发展纲要。作为一个全国性控制的一个重要眼病,那么我们现在已进入了新的时代,我们把近视防控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是因为我们整体近视率发病率高,高度近视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那么在未来20年或者30年以后视觉健康将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是我们国家为什么在近视防控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的原因。


图片发自160App

    病理性近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40岁以上的人群在中老年人群中逐渐成为致盲的原因。


图片发自160App

    防近视主要防病理性近视。首先要将高度近视率降下来,是我们作为眼科医生的重要任务,全社会都在关注,总书记也在发出号召,“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图片发自160App

      要想把近视率降下来,就要从学龄前开始抓。把高度近视的比率降下来,病理性近视的比率才能降下来,所以要防病理性近视就要有抓手。以前查视力不良,加上屈光度,但现在发现仅有视力不良和屈光度是很难很好的做到近视防控。所以国家疾病防控局发表了儿童青少年防控近适宜技术指南,里面加上了眼轴和角膜曲率测量,尤其是眼轴。眼轴是做近视防控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单纯靠视力,单纯靠不散瞳的屈光度的检查,往往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孩子屈光度的变化。所以眼轴作为近视防控中一项可控的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眼轴过度增长是病理性近视致盲的首要危险因素,所以近视防控从孩子抓起。病理性近视是从非病理近视发展而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增长变化而来,所以防控近视要从控制眼轴抓起。




图片发自160App

    年轻的时候近视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危害,所以年轻时也不惧怕近视,但是病理性近视是由非病理性近视演变而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的增长逐渐演变的,到了40岁以后才会显现出来,所以作为眼科医生,我们有义务把这些危害告诉给家长,让家长懂得近视逐渐发展的危害,避免将来40岁以后视力损伤而成为盲人。


图片发自160App

      总之:1. 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2.病理性近视已经成为致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3.近视性黄斑病变是导致视力丧失的最主要原因,其危险因素:年龄、眼轴、后巩膜葡萄肿。4.40岁以上人群黄斑病变10年进展率为35%,分级越高进展越快,视力预后越差,5.眼轴增长是萎缩弧扩大的危险因素,萎缩弧的变化可能是病理性近视进展的预测指标。6.控制眼轴的生长是预防的关键。

     预防近视=预防眼病

     家长的认知决定孩子近视控制的效果

     感谢家长阅读和学习!

     为了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图片来源于魏老师课堂,如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