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25岁的姑娘,52岁的卵巢!卵巢早衰该如何预防?

刘颖医生 发布于2023-07-28 16:18 阅读量1093

本文由刘颖原创



什么是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就是卵巢提早衰老,也叫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指的是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的40岁之前发生闭经的现象。

卵巢中卵的数量是从出生前就开始一点点减少的,当母亲怀孕20周时,胎儿的卵巢中有700万~800万个卵,孩子出生后则剩下100~200万个卵,到青春期时,就只剩30万了。


正常情况下,青春期后,一般每次月经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子,同时还有一批卵子会凋亡。而卵巢中卵的数量不会增加,所以到50岁左右,卵子差不多消耗光了,女性也就闭经了。


如果:年龄<40岁,闭经时间≥6个月,间隔1个月以上的两次血卵泡刺激素>40mIU/ml;则可诊断为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六大“元凶”


目前,临床上可明确的卵巢早衰病因包括这六个方面:

 ①不良生活方式 

如熬夜、抽烟、喝酒、不科学减肥等,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卵巢功能。


 ②遗传因素 

占20%~25%,包括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变异。


 ③医源性因素 

指医疗过程中所引发的卵巢功能损伤,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或疾病本身引起卵巢组织缺损或局部炎症、影响卵巢血液供应而导致卵巢早衰。


 ④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因素是妇女发生卵巢早衰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桥本氏甲状腺炎最常见。


 ⑤环境因素 

如PM2.5大气污染、常用的护肤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等,可能会损伤卵巢功能,导致卵巢功能提前衰退。


 ⑥感染因素 

痢疾杆菌、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及严重的结核性、淋菌性或化脓性盆腔炎等可破坏卵巢组织,造成卵巢功能减退。


临床上,诊断卵巢早衰的首要标准是40岁前绝经,但只凭单一症状诊断,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温馨提醒,怀疑自己卵巢早衰的女性,要趁早到医院诊断。诊断分三个方面:性激素六项检查、抗AMH检查及超声检查。后两者精准度较高,是目前检测卵巢早衰最准确的两项指标。

卵巢早衰一旦确诊,需由医生制定适合患者本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需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因为一旦卵巢停止工作,需要长期靠外来药物补充,这样就需要长期评估。



如何预防卵巢早衰?


①养成良好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不吸烟,并减少长期二手烟的危害,不酗酒,科学减肥,注意劳逸结合,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②做好避孕:减少流产对卵巢不良刺激,提倡母乳喂养,保护卵巢,定期妇科体检,发现卵巢疾患及时手术治疗,减少卵巢肿瘤扭转导致的卵巢坏死损伤,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对卵巢的损害。如出现早衰症状应尽早就医调理。

③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人在情绪轻松愉快时,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分泌旺盛,抗病能力增强。相反,不良情绪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甚至癌症的发生,也易诱发卵巢功能衰退,所以女性要善于调节情绪,正确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有不良情绪时要学会用聊天、旅游及锻炼出汗宣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