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如何影响男女生殖健康的?

袁琳医生 发布于2024-05-23 10:30 阅读量495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OTg3MDg5MA==&mid=2247522065&idx=1&sn=61b5bbc12b594085a9f45ff136


为什么很多生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在治疗不孕不育症和保胎时,会让患者吃含维生素D的营养素补充剂?维生素D难道不是促进补钙的吗?跟要小孩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将给您揭示其中的奥秘!


提到维生素D大家并不陌生,大家对维生素D的了解主要是参与钙磷代谢,维持骨骼健康。实际上,维生素D是一个多功能信号分子,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作用于很多靶器官。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肺病、抑郁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形成都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


随着对维生素D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维生素D还参与了男性、女性生殖的各个环节,通过调节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和维生素D代谢酶影响男性、女性的生殖健康。关于维生素D的这些研究成果为不孕不育等生殖疾患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本文仅供科普,具体用药请遵循医嘱)

维生素D增加卵泡刺激素(FSH)的敏感性和孕酮的分泌及释放,促进卵泡生成、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女性中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已有学者报道,PCOS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低水平的血清25(OH)D与PCOS发生风险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给予维生素D补充能有效改善PCOS的病理进程,具有良好的预防干预效果。


此外,有学者对91例PCOS患者应用克罗米芬诱导排卵的前瞻性研究显示,25(OH)D水平低的不孕妇女,其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较低。给予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纠正PCOS的高雄激素血症,提高妊娠率。


2015年国外一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PCOS患者代谢功能紊乱、性激素分泌异常相关,提示补充维生素D可作为PCOS防治策略中的一种选择。

维生素D可以增加雌激素、雌酮结合蛋白在卵巢细胞中的产生,为胚胎着床提供更佳的子宫内膜环境。另外,维生素D还参与了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OX基因的表达,有利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及胚胎的种植。


另外,维生素D缺乏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因素,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从免疫学角度看,带有双方异性抗体的胚胎,对母体而言是一种移植物,正常情况下母体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直至胎儿娩出。排斥反应过强则可引发流产。


现代生殖免疫学研究表明:习惯性流产的病因有50-60%与免疫系统有关。维生素D可调节母胎界面的免疫反应,抑制母体对胚胎的排斥反应,从而预防流产。

维生素D与精子形态、精液质量及雄激素水平有关,维生素D缺乏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BlomberJensen等学者对来自普通人群中300例男性研究发现: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精子活力及快速运动精子比例呈正相关;而且与维生素D充足的男性相比,维生素D缺乏的男性正常形态精子的比例更低。

每日晒晒太阳


经常晒太阳可以促进内源性生成维生素D,主要依赖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在照射人体时自行合成产生维生素D,成人可每日接受阳光照射,但应避免长时间日光超射造成皮肤灼伤。

食物补充


日常的水果蔬菜中含维生素D的量非常少,但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含维生素D较多,可以多进食这类食物,比如:沙丁鱼、金枪鱼、三文鱼、鸡肝、猪肝、牛肝、蛋黄、坚果类、蘑菇等。

药物补充


可以口服单纯的维生素D制剂或AD滴剂、鱼肝油等,使用上述药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维生素D缺乏是否改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