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医学破局“免疫混乱”:从反复流产、反复试管失败到1促1移成功

邓伟芬医生 发布于2025-10-28 17:17 阅读量2392

本文由邓伟芬原创

在传统的生育观念里,怀孕是“精卵结合”的自然结果。然而,对于一部分女性而言,她们清晰地感知到,身体内部仿佛存在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一次次拒绝新生命的到来。

小丽的求子历程,是许多复发性流产(RPL)患者的缩影。2017年结婚后,她曾在2021年接连两次遭遇孕早期胎停(分别在孕7周、孕9周胎停),而后陷入长达两年多的未避孕未孕。在确认输卵管通畅后,她在深圳某大型生殖中心尝试了促排卵、人工授精,直至走上试管婴儿之路。

然而,命运似乎再次与她开了玩笑。两次取卵获得的胚胎,在经历了两次移植后,均以失败告终,此时的小丽仅30岁。所有的常规检查似乎都无法完全解释这一切的根源,直到小丽敲开了深圳恒生医院生殖医学科邓伟芬主任的诊室,一场深入身体内部的微观世界的生殖免疫学“对话”缓缓展开。


1

拨开迷雾:探访子宫内的“免疫战场”

主诊医生邓伟芬主任通过翻阅和研究小丽过去的病史和治疗记录,将她的反复流产和反复失败原因聚焦在了母胎界面的免疫微环境。胚胎,对于母体而言,是一个带着父源基因的“半同种异体移植物”。成功的妊娠,并非简单的“种子”与“土壤”的关系,而更像是一场精妙的“免疫耐受”:母亲的子宫必须学会识别、接纳并保护这个特殊的“客人”。为此,邓伟芬主任团队针对小丽的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结果,揭示了她反复失败的潜在根源


慢性子宫内膜炎

初次宫腔镜病理发现CD138阳性(>5个/HPF),确诊CE。此为影响胚胎着床的明确“土壤”问题。


子宫内膜免疫失衡

CD56+ 细胞率13.73%,显著高于参考值(通常<5%),提示子宫内膜处于“过度免疫攻击”状态,不利于胚胎滋养细胞侵入与胎盘发育。


巨噬细胞活跃

CD163+ 细胞率2.66%升高,与CE残留的炎症环境或免疫激活状态相关。


细胞毒性T细胞威胁

初次宫腔镜病理发现CD138阳性(>5个/HPF),确诊CE。此为影响胚胎着床的明确“土壤”问题。


血栓前状态

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高达91.8%,提示血液高凝,易形成胎盘微血栓,导致胚胎缺血缺氧。


同种免疫紊乱

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阴性,表明母体缺乏对父源抗原的保护性“封闭抗体”,使胚胎失去免疫耐受保护。



2

功能医学破局:

从“强制安家”到“主动迎客”

面对如此复杂的免疫紊乱,任何单一的药物都难以破局。邓伟芬主任为她制定了一套基于功能医学与免疫管理理念的整合性治疗方案,其核心思想,是从“强行将胚胎放入一个敌对环境”,转变为“主动将子宫重塑为一个友好、包容的家园”:(部分治疗方案亮点)


自体PBMC灌注:采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在移植前回输至宫腔。这并非传统的“免疫接种”,而更像一次内部的“军事演习”。它温和地预激活子宫内膜,促使它分泌关键细胞因子,这些因子既能“教化”狂暴的NK细胞,使其转为支持模式,又能直接为胚胎提供营养,改善其发育潜能。


SGC-PRP灌注(香港科技大学最新研究成果,新升级富血小板血浆,高纯度无细胞毒性):利用自身血液提取的富含生长因子的血浆,直接滋养和修复子宫内膜,从物理结构和血流层面优化“土壤”肥力。


另外,邓主任还安排小丽在移植关键期,静脉输注脂肪乳。它作为一种安全的免疫调节剂,能暂时性地降低全身免疫系统的“攻击性”,为胚胎打开一个宝贵的着床“时间窗口”。


在经过这一系列精心的准备,重塑了宫腔的免疫微环境后,小丽也顺利进入了试管婴儿促排卵周期,获得了1枚Ⅰ级卵裂胚和1枚桑葚胚,通过鲜胚序贯移植这两枚胚胎后,小丽顺利单胎妊娠。近日,小丽已顺利通过NT检查,平安度过孕早期。


多年来,深圳恒生医院生殖医学科专家团队一路秉承多学科融合助孕及保胎护航的理念,为广大疑难不孕不育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3

美丽巧合:

另一位姐妹的幸孕已“签收”

在小丽通过NT检查的同一天,一名健康男宝呱呱坠地,他的母亲阿芳也曾因类似的免疫功能混乱,而经历了多次胎停与试管移植失败,最终在邓伟芬主任团队的帮助下,顺利怀孕和度过孕期。

阿芳的试管之旅,也是同样坎坷。阿芳先后经历了1次移植未着床、2次冻胚移植,分别以胎停和生化妊娠告终。随着检查的逐步深入,阿芳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 抗核抗体持续阳性、抗SS-A/Ro60抗体阳性/弱阳性、肿瘤坏死因子升高、B淋巴细胞比例持续超高……各项异常的免疫指标揭示了阿芳体内的免疫混乱,也是着床失败和早期流产的元凶之一。


○ 宫腔镜提示内膜薄、欠均匀、充血;早孕期反复出现的孕囊旁积液;子宫内膜微生态失衡……阿芳还患有慢性子宫内膜炎,内膜的慢性炎症与局部免疫环境容易相互影响,不利于胚胎着床。


○ 食物不耐受(牛奶高度不耐受等,提示存在“肠-免疫轴”紊乱。);长期存在的失眠、乏力、情绪低落、牙龈肿痛、咽喉干等,从功能医学看,都是机体处于慢性炎症和应激状态的表现,与免疫紊乱互为因果。


随着坚持不懈的药物对症调理(免疫混乱、慢性炎症等)和生活方式的干预(食物不耐受、情绪与睡眠等隐匿因素),阿芳在25年2月移植后顺利妊娠,随后邓伟芬主任团队保持对阿芳的密切关注与保胎管理,直至孕36周,贯穿整个孕期。


阿芳宝宝


写在最后

小丽和阿芳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生殖医学科专家团队凭借深厚的专科知识、坚定的多学科理念、精准的个体化诊疗策略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取得的成果。

团队没有停留在“不明原因”的简单结论上,而是通过一系列深入的检查,根据每次周期的结果和复查的指标,不断验证和微调方案,最终描绘出患者独特的“助孕地图”,将患者引向好孕的希望。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