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本来应该是人比黄花瘦,没曾想却是肚子大如球,竟然是因为它

郑希彦医生 发布于2023-01-27 11:51 阅读量1731

本文转载自中大八院肝胆胰外科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代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严重损伤为特征,患者常因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脓毒症 、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癌变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建立居家隔离期间需求清单,如方便速食,主食,零食饮品,时蔬水果,保证休息和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保证每日饮水充足。


肝硬化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在国外,特别是北美,西欧,则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

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慢性酒精中毒、药物及化学毒物、营养不良、循环障碍、胆汁淤积、肠道感染及炎症、代谢性疾病等。


腹水(ascite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

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大约50mL左右, 起到维持脏器间润滑的作用。而当腹腔内的游离液体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的形成是慢性肝病自然病程的重要标志, 提示肝硬化肝功失代偿,预后不佳。


腹水常见病因


腹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最主要原因,其他肝外疾病约占15%,其中最常见的是恶性肿瘤、结核性 腹膜炎、慢性心力衰竭或肾病综合征等。


腹水的发病机制


肝硬化时腹水的形成常是几个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门静脉高压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始动因素。肾素 - 血管 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以及低蛋白血症也在腹水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1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肝硬化导致肝内血管变形、阻塞,门静脉血回流受阻,门静脉系统血管内压增高,毛细血管静脉端静水压增 高,水分漏入腹腔。

2


RAAS活性增强

当门静脉高压引起脾脏和全身循环改变致使RAAS活性增强,导致钠水储留,是腹水形成与不易消退的主要原因。

3


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或活性增强

肝硬化时,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如心房肽、前列腺素、血管活性肽等分泌增多及活性增强,使脾脏小动脉广泛扩张,促使静脉流入量增加,同时引起小肠毛细血管压力增大和淋巴流量增加,可产生钠潴留效应。

4


低白蛋白血症

肝硬化时,白蛋白合成功能明显减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促使液体从血浆中漏入腹腔,形成腹水。

5


淋巴回流受阻

肝硬化时肝内血管阻塞,肝淋巴液生成增多,当回流的淋巴液超过胸导管的引流能力时,可引起腹水。如有乳糜管梗阻及破裂,形成乳糜性腹水。



腹水的诊断






01

症状和体征:肝硬化患者近期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或原有症状加重,或新近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少尿等表现。查体见腹壁静脉曲张及腹部膨隆等。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患者腹腔内液体>1000ml,若阴性则不能排除腹水。



02

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是腹部超声,简单、无创、价廉。超声可以确定有无腹水及腹水量,初步判断来源、位置(肠间隙、下腹部等)以及作为穿刺定位。其次包括腹部CT和MR检查。






肝硬化腹水的护理



体位护理

患者的体位应处于仰卧位; 对肝硬化腹水伴发心悸、呼吸困难的选择半卧位可促使患者肺活量增加。长期卧床休息和运动较少的 患者应该帮助肝硬化腹水患者被动活动四肢,改变体位。


饮食护理
饮食上应遵循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适量 脂肪的三高一适量饮食原则,食物以牛奶、瘦肉、淡水鱼为主。

蛋白质摄入以 1.0~1.5 g/(kg·d)为宜,淀粉类食物摄入以 350~ 450 g/d 为宜,水量<1000 ml/d,盐量约 800 mg/d,严重水肿者需 进行无盐饮食。另外,摄入 B 族维生素及维生素 C 可以促进消 化、保护肝脏。指导患者和家属学习食物衡量的方法,1 枚啤酒瓶盖大小容量的食盐约 4 g,100 g 瘦猪肉的 蛋白质含量约 18 g,100 g 黄豆的蛋白质含量约 35 g,要求每餐 应定时、定量。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应进软食,进餐时细嚼慢咽,食团宜小而表面光滑,药物应研成粉末,以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显著受损或有肝性脑病 先兆者,应限制或禁用蛋白质。


皮肤护理

腹水的存在加上卧床时间长,很容易合并 压疮,护理过程中,有必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患者应勤更换衣物、穿宽松的衣服。


用药护理

遵嘱予按时按量服用利尿、护肝等药物。


加强监测

每日测量腹围和测定尿量,遵嘱进行肝功能、腹水等的检查,了解治疗效果,为医生调节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END

原创:舒   瑾

编辑:赖婕铭

初审:林志群

审核:史宪杰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