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门诊中发现有类风湿患者跑来问:“医生,我最近关节已经不疼了,最近的一次检查中我的血沉指数还有C反应蛋白指数都趋近正常值了,我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不是好了呀。“不少类风湿患者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不再出现症状或指数开始趋近正常值,就断定类风湿关节炎“好了”。进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有患者未经医生同意就自行减药、停药。
那么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难道关节肿痛消失或在检查中指数趋于正常值就说明类风湿好了吗?其实类风湿并没有好。最多只是这段时间病情控制的很好。
“关节不疼不肿”是类风湿好了吗?
患者关节肿痛减轻,甚至于消失,只能说明当前治疗方案是有效的,病情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但离“好了”还有很大距离。患者心里要明白此时你的关节肿痛减轻完全是药物的治疗作用,如果患者私自减药,甚至停药,只会导致关节肿痛症状再次反复,对关节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如果是出现了关节疼痛消失,更加应该继续坚持用药,及时去医院复查,听从医生的建议,使病情不会出现反复,从而进一步控制病情。
“化验指标下降”是类风湿好了吗?
与关节肿痛减轻,甚至消失一样,指数的下降只能说明这段时间的药物控制比较好。因此出现“化验指标下降”也不意味着类风湿关节炎“好了”,如果检测一个刚刚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指数,能够看到它的指数比之前下降的十分明显。
因此患者感觉到的身体变化均是因为药物作用所致,病情只是得到了暂时的控制,一旦药物作用逐渐消失,症状与化验指标又会恢复到以前。
当然患者也不用灰心,病情在现在能够得到暂时控制,多半是当前的治疗方案对你有效果,如果是病情能够这样一直控制下去,你就能很快恢复以前正常的生活。但需要记住此时你更加需要规律用药,及时到医院复查。
最后在接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按照医生开的剂量服用,不能因为症状消失就自己偷偷减药或停药,如果觉得自己“好了”,可以去医院询问医生的意见,一般是症状消失几个月后,就可以考虑逐渐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