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分钟你玩了变形金刚、看了小猪佩奇、还帮老子的花扯成花瓣 给可以安静一分钟!”
“上课不听讲,下课打同学,考试又垫底,你要咋个整?”
“娃娃一写作业左手转笔,右手玩头发,嘴头啃笔帽,脚在陡凳子,眼睛还到处东张西望”
“人家都说孩子越费(淘气)越聪明,我觉得我家这个简直就是天才,不是病嘛!”
“走路同手同脚,咋个都改不过来,都十岁了,还学不会系鞋带”
“6、9不分,b、d也不分,字的偏旁也随时写反”
“作业才写一个字就发呆,喊他直接没得反应”
“我儿子直接坐不住,感觉就是屁股底下长钉子了”
“现在的娃娃太难带了,活泼好动担心是多动症,内向文静又怕是自闭症”
以上来自周围宝妈宝爸的无(吐)奈(槽)!
那究竟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表现是什么?
应该如何治疗多动症呢?
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行为和情绪异常的精神障碍,它还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数据显示:我国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将近2000万,患病率约为3%~5%,男孩多于女孩。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几率较高,大约在 6%以上。
掐指一算,一个50人的班级里,平均就有差不多2-3个多动症儿童。这患病的比例高得怕人!
多动症的危害
合并读写困难、发展性协调困难、自闭症
“人家都说孩子越费(淘气)越聪明,我觉得我家这个简直就是天才,不是病啊!”
说这话的你别走,信不信我拿知识转变你?
多动症会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没朋友,形成自卑孤独的性格。
长大后,也不擅长与人相处,容易造成父母反目、夫妻离异、同事不睦。
更严重的是,多动症患者比常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很容易发展成酗酒、吸毒、犯罪,甚至是自杀。
然而,多动症的就诊率不到1%,就因为很多家长不了解、不重视。
3钟类型:注意力缺失、多动、冲动
为什么会有嫩个多娃娃得多动症?
生物学因素
1.
>>>遗传因素<<<
遗传学研究是近年来多动症病因学研究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已证实多动症儿童的父母比非多动症儿童的父母有更多的心理问题,包括成人多动症、酗酒、冲动、反社会行为和抑郁症等,提示多动症存在家族聚集性。
一些研究比较了多动症儿童的一级亲属(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与正常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结果发现超过25%的多动症儿童的一级亲属也患有多动症,其他组只有5%,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患多动症,家庭里的其他成员有多动症的风险比一般人高5倍。
2.
>>>孕产期因素<<<
国外对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有5%~10%的孩子其母亲在孕期或分娩时患有妊娠并发症。母亲怀孕期间吸烟、饮酒,尼古丁和酒精可以引起儿童尾状核和前额区显著的发育异常;
怀孕早期接触某些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可能导致脑发育异常;围产期异常,如早产、过期产、产程过长、宫内呼吸窘迫、窒息和颅脑损伤、低体重儿,怀孕期母亲患妊娠血毒症或子痫等也可能造成脑发育异常。
3.
>>>神经发育障碍<<<
神经发育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遗传、脑损伤或环境因素)造成脑的生长发育受阻,影响脑的各种功能,包括认知、运动、语言、学习和行为障碍。
目前为止,多角度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多动症人群大脑中特定的化学物质发生改变,而且特定脑区活动下降、发育不成熟和体积萎缩。这些大脑区域可以帮助我们抑制行为、保持注意,并且控制我们的反应。
4. >>>铅暴露<<<
一些科学研究表明,儿童体内高血铅水平可能和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有关。如果儿童存在铅暴露,体内高水平的血铅有可能是发生多动症的原因,因为研究表明中度至高度铅暴露可以损伤大脑组织。
社会心理因素
1.
>>>父母的心理问题<<
父母个性特点和精神病理对于多动症的发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父母的社交障碍、嗜酒、歇斯底里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多动症孩子中,父母性格不良的占76.09%。如父母存在心理问题,如压抑、焦虑或情绪问题,其子女多动症患病率明显高于父母心理健康的儿童。
父母的心理问题和个性特征可能通过两个途径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一是直接的影响,即父母行为的示范作用,例如爸爸妈妈对着孩子吼叫,孩子也就学会了吼叫;二是间接的作用,如父母的个性影响养育方式或亲子间的互动模式,再进一步影响儿童的行为。
2.
>>>不良的家庭环境<<
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家庭常常不和谐,家庭成员间情感交流差、家庭气氛紧张、矛盾突出、经常争吵。由于家庭关系不稳定,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情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样的家庭氛围不利于儿童心理紧张的宣泄,可能导致或加重活动过度和注意力不集中。
单亲家庭、破裂家庭等因素,是多动症、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随着不良家庭环境因素的增加,孩子的异常行为及其相关的心理问题也增加。
3.
>>>不当的教养方式<<
不当的教育方式是多动症的危险因素之一。父母经常粗暴的打骂孩子、干涉孩子的活动,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在这种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下,精神常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唯恐触怒父母,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缺乏独立性、自主性,一旦条件适宜,将毫无自控地发泄自己的心理能量,表现为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等行为问题。
放任型教育方式,虽然孩子可自由发展,不受约束,但由于孩子缺乏适当地关心、爱护和适宜的管教,加之孩子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均较差,也有可能成为多动症发生的引发因素。
多动症有得治吗?
关于多动症的治疗,我们在这里强调两点:
第一,多动症是可以治疗的,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就诊。不同体质、年龄的患儿,其症状、病因、免疫力、心理特征等都有所区别, 所以一定要到专业医院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疗法进行治疗,才能让孩子有效解决摆脱多动症困扰。
第二,多动症的孩子并非灾难,某些方面会有特别的优势,比如精力,智力,创造力~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童话大师安徒生、科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莫扎特,都曾经是多动症患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功,所以亲爱的宝妈们,不必过于担忧。
咋个预防多动症?
8招告诉您
1、倡导婚前检查
2、适龄结婚
3、避免产伤:应尽量避免剖腹产、早产、过期产以及很多非正规的生产方式;提倡孕妇以自然顺产,以避免孩子出生后脑部受到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所占比例较高)。
4、孕妇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营养均衡,预防疾病,慎用药物,禁用烟酒,避免中毒、外伤及物理因素的影响。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6、注意合理营养: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7、避免化学物质:不要让孩子接触过多的工业生产的物质以及化学物质等,避免将含铅的食物放在嘴里,以免发生毒物质的损害。
8、以充沛精力照顾孩子:在孩子出生后应该找出充分的时间照顾孩子,并以充沛的精力和孩子和睦相处,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疼爱。
温馨插嘴:诊断多动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困惑,一定要找到专业的医院和医生进行诊断,并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