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矮小症,这些长高误区千万要避开!
有不少家长还陷入了儿童身高的误区当中
那些坑娃的长高误区你踩中几条?
误区一:补钙、喝牛奶就能长高
首先要肯定的是孩子要长高,营养必须得有。但多喝牛奶,多吃钙片真的能长身高吗?
不是的!补钙其实不能够让骨骼变得更长,甚至也不能够让骨骼变粗;反而一旦钙质摄入量过大,反而会对孩子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最后不利于长身高。还有,牛奶也不是越多越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指出:1-2岁的宝宝每天牛奶摄入量为500ml,2-5岁孩子每日牛奶摄入量建议为300-400ml。因此过量的牛奶也会给孩子身体带来负面影响的,一方面会让孩子过饱而影响正餐的饭量,另一方面钙质的过量摄入会直接干扰铁质的吸收,不利于身体全面吸收食物营养。
误区二:早睡孩子就一定能长高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确实如此。科学上有建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睡眠时间。
其实要让孩子睡得好长高高
除了睡眠时间充足,还有其他讲究的
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时睡着
每天生长激素在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和凌晨五点到七点这两个时间段是最旺盛的。要想孩子长高,在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要保证孩子睡着。
入睡时间要规律
不能平日七八点入睡,到了周六日或放假时就十点多入睡,这样睡得不规律,还不如保证每天九点半入睡。
睡眠环境要够暗
当睡眠环境有灯光时,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只有当睡眠环境足够黑了,生长激素的分泌才能顺利达到峰值。所以全家要配合,给予孩子安静的、足够黑的睡眠环境。
不宜给孩子穿太厚、盖太多被子
不恰当的“捂”孩子会使孩子出汗太多,身体水分流失;还容易引发“蒙被综合症”,引起孩子缺氧、脱水,严重的还会昏迷、抽搐。因此,孩子盖被子也要合适,一般以照顾到孩子的肚子、手脚、脖子颈部暖和为宜。
误区三:身高完全是遗传
爸妈高得就能高,爸妈矮的必然矮
在这里不能否认身高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努力的。想想日本人二战时是有多矮,现在国民平均身高比二战时高了10厘米。
误区四:“拔萝卜”长高高
“拔萝卜”是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是用手托住宝宝的下巴,让宝宝的脚脱离地面。直接损害的就是宝宝的脖子和颈椎,影响宝宝骨骼健康。
误区五:矮是长得晚,后面自然会长高
这是一种侥幸心理。其实长得早或晚都只是相对于青春期来说的,家长要学会科学绘制孩子生长曲线。
判断方法:
0-6月龄,每月量一次;
6-12月龄,每2个月量一次;
12个月龄以上,每3个月测量一次;
家长测量好后在本子上做好记录,然后绘制出生长曲线,再和标准生长曲线对比,孩子的身高发育情况就一目了然。
如果孩子出生时身高是正常的,但随着年龄增长,身高在标准生长曲线3%以下(最下面那条线)或者高于97%(最上面那条线),就需要咨询医生了。因为低于3%是意味着生长迟缓,高于97%意味着生长过快。
经过研究发现,孩子发育提前一年,就损失掉约7厘米的身高。因为孩子生长过快,骨骼线就会提前闭合,自然生长空间就会比其他孩子少。
所以,在这里建议家长们不要盲目给孩子进补。不要吃过多的高脂肪、激素类食品和甜食,以防孩子肥胖和提前发育。
同时,按照上述所示绘制生长曲线,如果发现孩子的生长曲线在高于97%或低于3%,建议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