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与多动症家长日常沟通中经常会看到这一类话语:
照顾多动症孩子压力真的太大了
我知道要照顾孩子的心理,不能给他压力,但有时候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孩子精神没问题,感觉自己快要得抑郁症了
以上这些想法,多动症孩子的家长或多或少都深有体会,甚至觉得多动症孩子的父母患有抑郁症的比例要比普通孩子父母更高。
我们之前有提到过父母教养、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孩子的症状会有影响,我们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宽松、温馨的环境帮助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及多动症状,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家长的行为在影响孩子的同时,孩子的行为也在影响着家长。
当孩子患有多动症时,它会以影响整个家庭的方式改变日常生活和家庭关系,而不仅仅是孩子。照顾多动症孩子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努力,这可能会带来压力及负面情绪。
1►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
养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而多动症增加了更多的挑战。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并不完全是被影响的一方,他们在接受父母教养行为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父母的教养行为。
当孩子患有多动症时,他会影响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对生活的满意度,对孩子父母的时间和精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可能会导致关系问题及更多的冲突。
多动症孩子的症状也会影响家长对其教养方式的选择,孩子的多动症状的表现也会引起家长的负面情绪。比如当孩子在校成绩不理想时,使得家长容易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因此,家长容易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一些消极情绪。
但与此同时,父母的这些负面情绪也会导致孩子多动症状的加重,所以,其实消极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多动症状更像是一种互相加重的“恶性循环”。
2►
多动症孩子和父母之间更应相互理解
当家长养育多动症孩子时,有时要改变家长教育的观点和方法,不仅要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更要理解孩子的心情。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在面对孩子遇到的困难及问题时主动地去解决,并且利用一些行为干预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和巩固,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做到以身作则,诸如家长在做事时三心二意、或是有一些不良行为,家长自己要意识到它对孩子的危害性,通过对自身不良行为的改正,给孩子做出学习榜样,使孩子的行为发生改变。
减少日常生活可能影响孩子不良行为的因素,增加亲子间的交往,互相理解各自行为的意义,而不是以敌意和对抗的方式进行交流,更不能强硬地要求孩子做出一些向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