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挤眉弄眼”可能是抽动症!

李丽曼医生 发布于2023-03-01 11:33 阅读量121

本文由李丽曼原创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

  多见于4-15岁,该疾病危害大,

  家长需引起重视,及时到院治疗.

  了解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以眼部、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侯群。特征是患儿频繁挤眉、弄眼、皱鼻子、撅嘴、摇头、耸肩、扭颈、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似清嗓子或干咳声,少数患儿有控制不住的骂人、说脏话。症状轻重常有波动,感冒发烧或精神紧张可诱发和加重,其中约半数患儿伴有多动症。

  病情特征分析

  抽动症学名为抽动障碍,属于儿童精神科临床上常见慢性精神神经疾病。临床表现为身体某一个部位或几个部位不自主、快速、重复做各种动作,如频繁眨眼或频繁晃头、频繁耸鼻子、耸肩膀,甚至鼓肚子、甩胳膊、踢腿,甚至做鬼脸、怪相,出现上述现象,以往认为是孩子调皮甚至认为是多动症,其实这些表现都是抽动症。孩子所有动作都不能自己控制,不是诚心做出这种行为。

  不管白天症状如何严重,晚上睡着后症状即消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抽动症会受生活中较多因素影响,比如情绪较差时,症状可能暂时性加重,所以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类疾病。

  儿童抽动症的危害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虽然不是重危疾病,也没有明显的脏器损害,但发病后不能很快控制,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造成困难,给家庭造成很大心理负担。所以,对此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儿童抽动症怎么办

  1、教育引导治疗:对于抽动症的小孩,不能因为有抽动现象,家长去打骂、训斥,可能加重小孩的症状。应进行教育引导,减少刺激因素,如果经常眨眼睛,应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如电视、手机等,防止长时间受到刺激后,症状加重;

  2、药物治疗:若小孩为较严重的重度抽动,不是一过性抽动,只是慢性抽动,应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主要使用的药物为舒必利、硫必利等,可以治疗抽动症。部分小孩可以使用氟哌啶醇,也属于常用的治疗抽动症药物,此类药物应该由专业儿科或精神科医生开具后才能服用;

  3、对症处理:若小孩合并有癫痫、抽风、学习困难等,应给予不同的对症处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