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频繁眨眼睛,看眼科没效果?医生:警惕是抽动症

李丽曼医生 发布于2023-02-25 13:41 阅读量359

本文由李丽曼原创

  最近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眨眼睛而带来就诊。他们都有差不多的就诊过程:孩子眨眼睛、翻白眼、斜眼→以为孩子眼睛不舒服→带去看眼科→没有改善→出现清嗓子、歪头等→去看儿童发育行为科→确诊抽动症。

  其实,这些看似很平常的情况,对于熟悉我们公众号的家长来说肯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希望能帮助到那些急于给孩子寻找解决方法的家长。

  下面,简单区分一下孩子眼睛出现的几种异常情况,家长们也不要慌乱,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医生的帮助即可。

  一、眨眼的频率很重要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眨眼都是我们每天必须重复的动作。眼睛在眨动过程中,能对眼球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的完善,孩子每分钟的眨眼次数会呈现变化。

  家长可以参考仔细观察以下自家孩子的眨眼频率,如果眨眼睛太频繁就就要引起重视了。

  二、频繁眨眼的8种情况

  01. 炎症产生的异物感

  小朋友喜欢用手揉眼睛,所以手部细菌很容易进入眼睛里,导致角膜炎、结膜炎。

  除了眨眼频繁,还会有异物感。尤其清晨起床,妈妈注意观察会发现宝宝眼角伴有脓性分泌物增多、爱流泪、红肿等表现。

  02. 生活作息不规律

  熬夜或者生病发烧等情况造成没有足够的休息,从而引起宝宝眼睛不适频繁眨眼,这种情况一般两到三天就可以恢复。

  03. 用眼过度

  长期看电视、玩手机游戏等,导致过度用眼,引起的干眼症,所以容易出现类似眼部肌肉抽搐的情况。

  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孩子眨眼睛好转。比如有一位妈妈给我反映的情况:

  儿子40个月因为看ipad时间太长导致眼疲劳,用手揉眼造成的感染,所以一星期前也是使劲眨眼。

  但最近一周,完全不让他看了,勤洗手,每天领他出去运动两个小时,多看看远处,已经好了!

  04. 抽动症

  有八成以上孩子频繁眨眼,会是由抽动症引起的。它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

  除了频繁眨眼之外,家长还会发现宝宝比如有咧嘴、吸鼻子、吭吭声、耸肩、甩头、踢腿等情况,动作不断增多,甚至发展发全身抽动、鼓肚子、学鸟叫、骂人等。

  抽动症随着病情加重,有的孩子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理问题、情绪障碍,自残、强迫症等,治疗难度不断增加。

  如果孩子是抽动症,家长要找对病因,急性初期可以药物治疗,但一味吃药,反复用药,并不能治愈。

  建议进行综合性治疗,注重个体化,比如联合物理治疗、心理疏导、饮食调整等改善,减少复发。

  05. 视力未及时矫正造成眼疲劳

  比如屈光不正,特别是远视、近视、散光等未及时矫正而造成眼睛视觉疲劳而引起。

  这是眼睛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射,通过不断眨眼可以调整眼球曲率,让使视觉清晰,但家长还是要及时带孩子矫正视力,以免用眼过度导致高度近视。

  06. 先天性眼睑内翻、倒睫

  倒睫很多宝妈都不陌生,单眼皮和小胖宝最容易出现。

  孩子因先天性眼睑内翻或者面部肉多,导致睫毛经常贴服在眼球表面,受到刺激之后自然引起流泪,小朋友不舒服的时候除了揉眼,也会频繁眨眼。

  这种情况要及时处理,避免影响视力。

  07. 模仿他人

  模仿是小朋友的天性,尤其是调皮的男孩子,喜欢模仿别人挤眉弄眼,久而久之,形成了频繁眨眼的坏习惯。

  但通过沟通交流,孩子可以慢慢改掉。

  08. 过敏突发状况

  发现孩子频繁眨眼,眼皮泛红发肿,很可能是接触某些物质过敏引起来的,比如花粉、尘螨等,需要找出过敏源,采用抗敏治疗。

  孩子的每一种异常,我们做家长的都时刻牵挂着。

  如果家长们不能分辨孩子属于哪一种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筛查。避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影响。

      有问题可以留言!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