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儿童抽动症高发?但也是治疗好时机

李丽曼医生 发布于2023-02-20 14:01 阅读量249

本文由李丽曼原创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随着雨水节气来临,降水量逐渐增多,鸿雁来,草木萌动,万物即将复苏。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们都知道此时要养肝。但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是儿童抽动症高发的季节,同时也是抽动症治疗的好时机。

  为什么要这么讲呢?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些有关儿童抽动症的知识。

  抽动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临床将抽动症分为两种:

  运动性抽动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等部位肌肉的抽动

  眨眼、斜眼、皱眉、挤眉弄眼、扮鬼脸、噘嘴、舔嘴唇、皱鼻、摇头、点头、耸肩、甩手、抖腿、走路转圈等。

  发声性抽动

  指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

  发出吸鼻声、清嗓声、哼哼声、咕噜声、咳嗽声、尖叫声、犬吠声、重复语句、秽语等。

  如果你家娃有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肌肉,出现了不由自主、反复、快速的、无目的抽动,那就要警惕了,有可能是抽动症。

  孩子为什么会得抽动症?

  从临床上来讲,儿童抽动症的发生有以下危险因素:

  ①  遗传因素。

  ② 围产要素:母孕期高热、先兆子痫、难产史、生后缺氧、窒息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宫产史等。

  ③ 免疫病理损伤:长期反复过敏或者感染引起免疫损伤,常见疾病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哮喘、湿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④ 环境要素:家庭氛围的紧张与不和谐,训斥或打骂儿童等,孩子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⑤ 饮食因素:食物过敏以及不耐受;挑食;营养不良。

  ⑥药物因素:过量的药物使用,如抗生素、缓解哮喘(孟鲁司特钠等)、抗癫痫(卡马西平)等药物,包括缺乏证据的营养剂、维生素的补充。

  为什么春季儿童抽动症高发?

  中医认为引发抽动症的关键病机是肝风内动,换个现代的名词讲就是神经的不稳定。

  首先,现在孩子受社会大环境和身边父母影响,学习压力大,有些抗压能力差的孩子就容易肝气郁结,肝火旺盛,引起肝风内动。加上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肝也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肝气在春天旺盛而升发。恰巧又逢开学季,对于那些放松了一个寒假的孩子来说,又在无形中增加了压力,这样就会加重抽动症的病情。

  其次,春季也是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抽动症与过敏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过敏损伤引起神经免疫的紊乱不容小视,但大家反而容易忽略。

  最后呢,雨水节气到来,湿气渐重,易伤脾胃。脾胃在中医五行属土,土里的水湿太多会影响树木的成长,也会引起肝木不舒。

  所以春季是抽动症高发的季节。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是祸也是福。我们可以利用春季的肝阳升发,对抽动症的调理顺势而为——因时制宜,通过药物或者非药物的方法引导肝气升发,疏散郁滞的肝气,缓解抽动的症状。

  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情志舒畅

  让孩子步入大自然,而不是辅导班等密闭空间。在阳光下通过运动,游玩等感受自然之气。

  睡眠充足

  “人卧血归于肝”,充足的睡眠也是对肝的一种调养。同时,充足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饮食合理

  多吃新鲜蔬菜,多吃土里的根茎食物,如土豆、白萝卜。同时严格回避过敏原,减少过敏刺激,需要注意的食物有:

  ① 主食类:小麦及其制品

  ② 杂粮类:燕麦、荞麦、玉米、大豆;

  ③ 动物产品类:牛羊奶及其制品、蛋类、海产品、水产品(淡水鱼虾)、羊肉等;

  ④ 水果坚果类:猕猴桃、草莓、火龙果、芒果、橘子、菠萝、荔枝、桂圆、山竹、葡萄、坚果等;

  ⑤ 蔬菜类:西红柿、胡萝卜、西兰花、茄子、山药、芫荽、洋葱、西芹、菇类;

  ⑥ 药物:鱼肝油、益生菌、钙铁锌、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退烧药)、哮喘类药等;

  ⑦ 零食饮料类:碳酸饮料、咖啡、茶、含有添加剂的果汁,巧克力、酸奶、冰淇淋、奶茶等。

  药食调理

  针对不同的症状,推荐几款可以疏肝、健脾、缓解不同部位抽动症状的食疗茶,日常可以代替茶水饮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