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 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 SD)者,其中部分属正常生理变异。为正确诊断,对生长滞后的儿童必须进行相应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二、幼儿矮小症的常见表现
1、半身肥大:躯体两侧不对称,占78%,程度可不同。可为整个半边身体,也可仅为颅骨、脊柱、一个或部分肢体,下肢长短之差可导致脊柱侧弯。两侧骨化中心的发育,出现迟早的差异,尽管正常人肢体也可有两侧一定程度的不对称,但患者的这种不对称远超出正常范围。
2、出生低体重:出生时低体重及小身材占93%,张名通等报告1例出生时体重1960g。
3、生长障碍:出生一、二年后生长逐渐减慢,身材矮小、匀称,成年后的容貌仍似儿童,皮下脂肪多,肌肉不发达;骨骼成熟迟缓,骨龄较年龄小,智力与年龄相当。
4、性发育异常:占34%,表现为性早熟,以女孩为主,9~11岁月经初潮,多数有阴毛早现、性器官发育无而躯体发育成熟表现,骨龄显现延迟。
5、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6、性发育障碍:男性小,隐睾、无胡须,声调似小孩。女性无月经,不发育,子宫小,外阴幼稚,无腋毛。
3~12岁是治疗矮小症的最佳时期。家长如发现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其他同龄儿童,一定要及时到生长发育门诊向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及检查,不可乱用各种“增高”药物,也不能一味等待,因为孩子年龄越小、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反应敏感,效果越好;且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用药剂量越小,费用也越少。等到发育后期如15~18岁时再治疗,骨骺接近闭合,生长潜力很小,已不能达到理想身高。
四、矮小症需完善哪些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如患者存在贫血,则应进一步寻找贫血的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2、甲状腺功能:所有患者均应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身材矮小;
3、左手腕掌指正位X片测骨龄。如果骨龄明显滞后,常提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可能;
五、矮小症的危害
1、矮小症导致孩子的身高显著低于同龄人,使孩子常常受到他人讥笑。90%的患儿有自卑心理,长时间下来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2、原发病或伴发症状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如患儿因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矮小,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3岁之前发生的甲状腺功能低下会导致不可逆的智力发育落后。
3、矮小症患儿成年进入社会后,会因为身材短小处处遭受歧视、嘲讽,不仅会给他造成负面心理,还会影响他升学、参军、就业、择偶等。
六、矮小症临床常见治疗方法
辅助治疗1、合理饮食、均衡营养,不偏食、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合理的膳食不仅会影响发育,而且会导致营养不良及各种营养缺乏症,使骨骼在愈合时达不到应有的长度而形成体格矮小。所以“小胖墩”和“小豆芽”都是不可取的。动物性食物:如蛋、肉、鱼、乳类,大豆及豆制的蛋白质也是优质蛋白质,要让孩子经常进食。要合理膳食,荤素搭配,可进一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又可取长补短。也不可摄入过剩,造成肥胖。
2、加强运动,多做对骨骼造成纵向压力的运动,如慢跑、跳绳、篮球。
体育锻炼能促使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增加,使骨组织血液供应充分,骨细胞代谢旺盛,有助于长骨生长,建议选择跳跃、跑步、摸高、打球、跳绳、单杠、引体向上、游泳等运动。
3、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孩子体内具备足量的生长激素。年龄越小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
生长激素在晚上入睡后45~90′(深睡眠)达到分泌高峰。所以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高的增长和青春期高速生长。儿童每天要确保有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4、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长高也是有帮助的。多关心、爱护孩子,不要给予过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