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受控制的眨眼、抽动,这不是小问题,小心患有抽动症!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表现为挤眉弄眼、清嗓子、噘嘴、甩手、抖腿、扭腰、叹气、吐口水、乱叫、做鬼脸、挥手、打、跳、重复句子等症状。
18岁之前儿童,特别是4-12岁,出现突然、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或伴发声动作,重则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教育、社会活动、个性及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导致被同学孤立、嫌弃,进而导致儿童性格改变,或出现严重的强迫障碍、自闭障碍,甚至自杀倾向。
“早发现”对抽动症诊疗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突然、快速、不自主、重复的肌肉抽动,频繁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扭脖子等症状,或出现秽语、模仿动作等症状时,应务必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当抽动症发作时,家长不要强行控制孩子,最好采用心理转移法,让孩子做些轻松、喜爱的事。帮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尽量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转移注意力,放松情绪;鼓励他们融入同龄人中,获得同伴的接纳。同时,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劳逸结合,饮食均衡,增强抵抗力。避免给孩子过多学习压力,也不要让其沉溺在游戏中,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引起精神过度紧张、疲劳和过度兴奋,不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