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五不”,早期识别自闭症儿童

李丽曼医生 发布于2022-08-24 16:06 阅读量224

本文由李丽曼原创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虽然不聋,却对外界充耳不闻;虽然不哑,却不愿开口说话;他们似乎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就像来自遥远的星球一样,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因此,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虽然这个名字看上去充满着诗意,但背后却隐藏着残酷的真相,“来自星星的孩子”其实代指的是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导致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展性障碍,自闭症儿童不能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学习,他们在社交、沟通和行为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挑战。自闭症最主要表现为社会沟通的交往障碍,以及兴趣狭隘及行为刻板重复。儿童是自闭症发生的主要群体,当前我国的自闭症患儿数量不断增加。据文献显示,中国儿童自闭症患病率约为0.29%,全球儿童自闭症患病率约为0.76%,我国患自闭症的儿童已超过20万。

“五不”早期症状

1、不(少)看:指目光接触异常,自闭症患儿早期即开始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

2、不(少)应: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家长较早发现的自闭症表现之一;共同注意是幼儿早期社会认知发展中的一种协调性注意能力,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

3、不(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自闭症患儿可能早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4、不(少)语:多数自闭症患儿存在语言出现延迟,家长最多关注的也往往是儿童语言问题;

5、不当: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自闭症患儿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比如长时间不间断地盯着电风扇、转动的轮子看等。

如何进行干预呢?

一、多陪伴孩子

家长不要因为工作忙、孩子也不爱出去就经常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家长应当多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母爱父爱。时常与孩子多互动交流,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来引导孩子。

二、与小朋友多接触

环境的影响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该多带孩子接触小朋友,在人多热闹的地方,时间长了之后孩子就会慢慢的去模仿别的小朋友,一起玩闹做游戏。

三、参加户外活动

家长要多带孩子去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使孩子对外面的时候充满了好奇心。

四、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症状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因为孩子患有自闭症,孩子性格本来就很内向,如果家长时常在家里吵架,孩子的胆子会越来越小,最后会把自己封闭起来,慢慢的也就不喜欢说话交流了。所以说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是可以促进孩子成长的。

所以家长在对于孩子自闭症,不要认为是孩子小的问题,也不是说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孩子检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