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提醒:这四类孩子更容易得抽动症

李丽曼医生 发布于2022-07-25 13:33 阅读量723

本文由李丽曼原创

抽动症的医学术语为抽动障碍,它主要发病于儿童期,原因不明,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部位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的肌肉运动或发声性抽动的神经发育障碍。



近年来,我国儿童抽动障碍发病率增加了6倍,目前中国约有数百万的抽动障碍患儿。随着抽动障碍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社会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家长也开始重视起抽动症,担心自己的小孩子会不会患病。为打消家长的顾虑,又或警醒粗心的家长,以下罗列了四种容易患上抽动症的孩子。


一、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

抽动症是发生在儿童时期的一种运动性或者是发生性的肌肉抽动性疾病。小儿抽动症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大约为5%-24%常见于10岁以内的儿童,其中90%在10岁以前第一次发病。孩子起病年龄大概在4-7岁之间,所以在这个年龄时家长则更加需要注意孩子身体情况。


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病

抽动症的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4:1~6:1。因为抽动症属于多基因遗传,就是说要多个基因才能完成抽动症的表达,女性在遗传倾向上具有较高的阈值点,被遗传多动症抽动症时需要的更多的基因参与才能完成。因此,遗传的几率小于男性儿童。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女孩一旦遗传抽动症,病情往往比男孩更为严重,治愈也更为困难。


三、自身体质差的儿童

抽动患儿多以脾胃虚、肾虚、肝火旺盛为特征。 体质较差的儿童,如早产儿、高危生育史、喂养不当等,比普通儿童更容易出现抽动症。此外,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性脑炎、肝炎等情况也会引发抽动症。


四、家庭氛围不好的儿童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频率与父母的期望、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有关。家长给孩子的压力越大,儿童的精神常常处于紧张、压抑、恐惧、不安和矛盾状态,出现神经兴奋型异常和功能紊乱等。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长此以往容易诱发抽动的发生。


除了上述几种情况的孩子更容易引发抽动症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有很多,所以家长一定要留心孩子的身体情况。假设发现孩子有了抽动的症状,也不要过度紧张,及时带孩子就医,接受专业治疗,真正的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