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早期发现,可以早期治疗。3—12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帮助矮小症患者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机。只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患儿可以达到正常人的身高。

矮小症的认识误区:
1、缺乏营养导致,给孩子疯狂补充营养
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都觉得孩子长得矮是因为缺乏营养造成的,于是就给孩子买大量的补品给孩子吃,但是过度进补会导致骨龄的过快增长,使骨骼生长的潜能一点点流失,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方法。

2、“晚长”的老观点
孩子长得不高,很多人都觉得没事,反正后面会长的,早长晚上都一样,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有多少孩子因为没有及时干预成年后身高不达标准,深受其痛苦折磨。青一般孩子春期是高突长的一个阶段,正常的孩子都会有2-3年的快速增长的时间性激素的分泌和生长激素的增加会促使孩子长高,会导致身高的突增。但是有些儿童青春期的身高增长不是很明显甚至不增长。

3、对广告的增高产品的迷信
很多电视上,网络上打的广告,说的效果很好,吃了就能长高,一看就是打广告,然而却有很多家长因为过于着急而相信,结果花钱买了,孩子吃了没效果。
4、忽略过早发育的孩子
由于性早熟是导致身材矮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家长也应该注意,不要忽略了过早发育的孩子。
不论是矮小症的诊断,还是矮小症的治疗,都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能通过某个单一的指征就判断孩子有矮小症。家长要相信矮小症如果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长高的!
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身高异常?
1、用生长发育图表进行比对
小孩身高小于最低的曲线位置即是小于第3百分位数(好比100个小孩按照由矮个至高个排队,排在前三个的小孩就是矮小)。
2、标准数据法
根据医学类教科书中每个年龄段身高的规定,对孩子进行身高测量,再和标准数据进行比较,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监测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身高增长是否正常。
3、生长速度慢
第一年小于25cm,第二年小于10cm,2-3岁小于7cm,3-10岁小于5cm/年,青春期小于8cm/年;需要到医院就诊。

4、同龄比较法
和同龄同性别的孩子相比较,如在一个时期,孩子比其他孩子矮的程度很明显,说明孩子的发育状况出现异常。这种办法特别是对那些带孩子较少的家长尤为重要。比如一段时间没看见孩子,突然看见孩子后,发现身高没变化,应立即注意孩子发育情况。
5、骨龄测试法
骨龄是准确判断一个孩子身高发育状况的依据。正常的孩子,骨龄和年龄的发育是同步的。但患矮小症的患儿,骨龄发育比年龄或早或晚。因此,定期对孩子进行骨龄测试,是最安全可靠的监控办法。
如何治疗矮小症?
1、药物治疗
矮小症患者大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而长高,关键是要查出矮小症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状腺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侏儒症患者,应补充生长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对Turner综合征、慢性肾衰和宫内发育迟缓等非生长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一般治疗第一年可增高8-10cm,个别人可增高15cm以上,病因不同疗效不同。
2、非药物治疗
(1)合理的饮食: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鱼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另外,多吃含钙食物也有助于长高。

(2)适量的运动: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有助于长高的运动有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尽量避免举重等会阻碍骨骼纵向生长的运动。
(3)父母的关爱:身体的发育受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低年龄的儿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明显,一般把儿童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而引起的身材矮小称为“心理性矮小症”。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种健康、关爱有加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