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床是因患有遗尿症?不妨试试这几种应对方法

李丽曼医生 发布于2021-10-29 14:51 阅读量559

本文由李丽曼原创

说到孩子尿床,很多家长们都习以为常,觉得孩子尿床是很正常现象,谁小时候不尿床呢,慢慢长大就好了,真的是这么吗?


最近后天收到私信说孩子都5岁了还尿床,那就有点不正常了,孩子可能是患有遗尿症了,家长一定得引起重视了,有些家长又说了,遗尿症的孩子长大了会自愈的,不过也有个别案例显示极个别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依旧会有遗尿的症状,那么遗尿症会自己好吗?遗尿症该怎么办?


遗尿症会自己好吗?


有些孩子小时候遗尿症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成年后还会存在尿床现象,很多遗尿症病儿会随着年龄增大而病情加重,遗尿症的病儿大多没有自愈性。


如果孩子频繁尿床,家长还是要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查明原因,希望家长们能重视这个问题,莫要耽误了遗尿症的诊治。


儿童遗尿症怎么办?


1、调整好作息

家长让孩子白天正常喝水,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下午3点后不能喝含有咖啡因和茶碱的饮料或食物,不然会增加排尿量。晚餐时间尽量安排在睡觉前4个小时,晚餐以清淡、少油、少盐为原则。晚饭后不能做剧烈运动,睡觉前2个小时尽量不喝水,包括果汁、牛奶或粥类。



2、培养排尿的好习惯

白天要让孩子规律排尿,正常情况下白天排尿频率在4~7次。睡觉前养成排尿的好习惯,家长可通过定闹钟或用备忘录的方式,提醒孩子睡觉前排小便。另外,让孩子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或粗粮,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以免因为便秘而加重遗尿症。


3、建立奖惩制度

家长需鼓励孩子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树立能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能强化孩子治疗能动性。当发现孩子尿床时不能过度责备,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减轻心理上负担。也可通过物质奖励来鼓励孩子。


4、保持适度运动

家长白天应多带孩子户外活动,通过排汗能减少排尿量。下肢活动时能促进液体循环,能避免出现水潴留。另外,让孩子学习如何训练膀胱功能,这样对于控制排尿反射和延迟排尿有很大的帮助。


当发现孩子有尿床问题时,家长不要急着抱怨和责备,不然会增加其心理上负担,影响治疗效果,不妨多和孩子沟通和交流,耐心教育。另外,可以对孩子进行排尿训练,有尿意时可以先让其憋一会,然后再去厕所。


随着训练次数增加,能够逐步增加憋尿时间,但憋尿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能扩大膀胱容积,训练排尿本能。每次排尿时也可以尝试着中断排尿,保持10秒钟后再把尿液排干净,这样能提高膀胱控制排尿能力。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