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一个家长说,她家的女儿7个月会叫爸爸,一岁了才会叫妈妈,一岁半才知道爸爸、妈妈以外的其它词;现在到两岁了才懂得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和家长正常沟通。而邻居家的孩子才一岁7个月,就可以无障碍的和家人沟通。

通过去医院检查,并没有什么生理上的问题,而孩子妈就有点无奈了,为什么同龄人的 孩子说话能力那么强,而自己的孩子就不行呢?
类似的问题,家长也会咨询:宝宝什么都懂就是不爱说话、有时说话也说不清晰。这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说话晚、不说话、说不清等问题的出现也许就是说孩子的语言发展迟缓。
语言发展迟缓,俗称“语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的正常发育水平。其主要表现在说话晚或很晚、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交流技能低、回答问题反应差、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
正常发育的孩子两岁半时能比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四岁时能基本掌握口语,到五岁以后能较清楚地复述听过的故事大意。如果孩子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家长应该注意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发育障碍。
一般情况下,孩子开口说话晚,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1、缺乏语言刺激的环境。
孩子的语言发展需要语言环境的刺激,现在多数家庭都是老人或者保姆帮忙带孩子,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有限,有的就算晚上在家,但是觉得累的很,也无暇顾及孩子。

孩子每天都是吃饱穿暖,但是生活在几乎“无声”的世界里,导致错过宝宝语言开发的黄金时期,带来语言发展迟缓的后果。
我在生活中接触过一个三岁半的孩子,漂亮乖巧像个洋娃娃,可是说话不利索,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却说不出一个词语,例如“玩具”,只能指着说“具”。
孩子的妈妈说,带孩子的老人特别喜欢看电视,基本一个白天都在家里,也很少带孩子去楼下玩,缺少语言刺激,所以这可能就是孩子三岁多还不会说话的原因。
2、孩子吃流质半流质食物多,口腔肌肉锻炼少。
有的老人特别给孩子吃“汤泡饭”或者各种稀饭等,觉得这种好消化、好吸收,殊不知,经常给孩子吃流质、半流质食物,会导致他口腔肌肉不能受到精细锻炼,延缓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所以,孩子该吃“硬饭”时家长不能心软,打着为他好的名义,却影响孩子发育。毕竟充分地咀嚼食物可以锻炼孩子舌头和口腔肌肉,也有助于宝宝的发音训练。

3、孩子听力系统异常
前几日有个妈妈说她终于找到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了,是因为孩子听力系统存在异常!想当初一家人为了孩子开口说话、多说话想尽一切办法,可是孩子都显得似乎心不在焉,直到后来检查听力,这才发现问题。
如果孩子听力存在障碍,自然也会出现反应迟缓、不回应父母、沉默寡言、迟迟不爱开口说话等问题,所以有这些问题的不妨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听觉发育。
4、个体发育差异。
有人说孩子如果说话早,那么势必会走路晚;如果走路早,那么会说话就晚,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孩子说话早晚、会走路早晚,是个体发育的差异导致的。
一般来说,由于女孩大脑掌管语言功能的区域发育的比男孩要早一些,所以说话也要比男孩早些。
你家孩子多大学会说话的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