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接诊过这样一个案例。
9岁的晶晶(化名),突然长高一大截,在班里成了鹤立鸡群的存在,看到女儿突然长高,晶晶妈妈只以为她是到了长个子的年纪,没想到在一个周末,晶晶喊着肚子疼,才9岁的晶晶居然来了月经。
这可把晶晶妈妈吓坏了,也是这个时候,她才留意到女儿的乳房早就开始发育了!她赶紧带着孩子到医院,找到了我。
给她做了完善的检查后,判定晶晶属于性早熟,而且她的骨龄已经12岁了,预估成年后身高不足一米五!
什么是性早熟?
通俗地说,就是儿童过早地出现性发育。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或在10岁前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和第二性征,并伴有体格加速发育,称为性早熟。
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性早熟呢?在我追问下得知,原来晶晶平时爱吃反季水果,尤其是草莓,猕猴桃,为了满足她,即使不是草莓、猕猴桃的季节,她也会买给孩子吃。
她问我,现在的草莓啊、猕猴桃啊、香蕉啊都是用激素催熟的,是不是孩子吃了,也被“催熟”了。
反季水果真的会导致性早熟吗?
瓜果的激素和人类激素,完全不是一回事。
催熟瓜果的“植物激素”,其实叫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或膨大剂都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国家农业部早在2011年就曾辟谣过: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毒性较低的一类产品。
一般成熟的果实,或上市的产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极低。而且只要按规范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
总的来说,动物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机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类激素也不存在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
植物激素导致人性早熟,属于天方夜谭。
引发性早熟的原因很多,身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了异常,或摄入了外来的性激素是常见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与性早熟密切相关的,却常被家长忽视的,那就是——肥胖。
近年来,因肥胖引发性早熟的孩子逐渐增多,他建议家长,要加强孩子运动,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同时避免以下导致性早熟行为——
1、各类营养品、补品;
2、含激素的食物和药物;
3、增塑剂超标的廉价玩具;
4、开夜灯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