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和胃糜烂,不要再傻傻分不清了

闫强医生 发布于2021-12-20 16:05 阅读量984

本文由闫强原创

很多患者会把糜烂性胃炎和胃溃疡这两个病变混淆,其实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很容易分辨出来。通俗的说,糜烂的表现是胃黏膜的损伤较小,较浅(仅局限于胃粘膜层);溃疡的表现是胃黏膜的损伤较大,较深(超过粘膜肌层)。胃壁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胃粘膜层,又分为:上皮层、粘膜肌层。


s.jpg


一、什么是胃糜烂?


胃糜烂是指局限于胃粘膜层的浅溃疡。其深度不超过粘膜肌层,有人认为是胃溃疡的早期阶段,但并不是所有的胃糜烂都能发展为胃溃疡。


一般称胃糜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为急性糜烂性胃炎,也有人称之为出血性胃炎,或急性胃粘膜病变,有时十二指肠粘膜也可出现糜烂,引起出血。


二、什么是胃溃疡?


胃溃疡是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主要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饥饿时疼痛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规律性上腹疼痛,甚至可出现黑便与呕血。


胃溃疡是穿透粘膜肌层,愈合后不可避免地留有纤维瘢痕,表面为一层上皮所覆盖,粘膜肌层不能再生。胃糜烂是不穿透粘膜肌层,因而愈合后不留任何痕迹。


当然,胃糜烂与溃疡的治疗原则相同,首先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然后主要是止酸剂、联合胃粘膜保护剂治疗。


一旦得了胃溃疡有这些表现


1、腹部出现肿块


得了胃溃疡的人,腹部会出现明显的肿块,而且还会伴随着强大的疼痛感,这种腹部的肿块,是可以通过手部按摩的方式被发现的。


所以,如果腹部经常出现疼痛的情况,按压一下,也可以判断是否得了胃溃疡,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明显的。

6.jpg


2、消化能力被降低


得了胃溃疡的人,饮食的欲望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他们胃酸分泌的能力降低,所以,食物消化的能力也处于不断被搁置的状态,这样的他们不管面对多么喜爱的食物,都没有办法引起他们吃东西的欲望。


一旦当消化食物的能力逐渐降低后,他们身体也会伴随消瘦的症状,甚至还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3、伴随着血便


得了胃溃疡的人,在生活中也会出现极大的不适症状,甚至在大便时,还会出现便血的情况,很多人一出现便血的情况,就会无比担心,害怕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事实上,胃溃疡造成便血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如果有这种症状时,而且肠胃上还伴随一些不适的症状,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只需要到医院中定期地检查即可,这种胃溃疡要想彻底治愈,还是非常简单的,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4、体重出现大幅度下降


一旦得了胃溃疡,在很大程度上对食物完全处于没有兴趣的状态,所以,身体也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状态,体重下降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体重下降的速度过快,也是需要引起你重视的,否则很可能会处于免疫力不断消失的状态,也会陷入不断生病的状态中。


胃溃疡患者饮食方面注意事项


1、加强营养


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粥类、细面条、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反酸重的患者应尽量少饮用豆奶和牛奶,避免刺激胃酸过多。


i.jpg


2、限制多渣食物


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


3、忌食刺激性食物


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以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等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过热食物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致使溃疡面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溃疡面,使胃酸分泌增加;过冷、过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


4、戒烟戒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乙醇可以直接破坏胃黏膜保护层,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形成。


5、食物烹调方法


烹调要以蒸、烧、炒、炖等法为佳。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6、合理饮食制度


制订合理的饮食制度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保持思想松弛,精神偷快。在溃疡活动期,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溃疡活动期以少量多餐为宜。平时以三餐规律饮食为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