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很多患者患了胃炎之后就很怕发展成癌症。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慢性胃炎一般可以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又被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仅有黏膜的炎症,表现有胃黏膜充血、少量出血或者糜烂,症状轻微且预后良好,一般不会癌变,大多数的人经过治疗、合理饮食等即可痊愈,只有少数患者会转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会影响到腺体,使胃黏膜的腺体萎缩,胃酸的分泌相应地减少,严重者可达到无酸的程度。
我们最关心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它究竟会不会发生癌变?其实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其病变的过程中是可以癌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3点:
1、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而这些病理的改变又被称为“癌前病变”,它们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2、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制就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
3、胃黏膜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最新的研究证明,因为胃壁细胞的萎缩,导致泌酸量减少,从而使胃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增加。又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排空时间延长,增加了胃黏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从而引起癌变。
所以当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还存在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时、幽门螺旋杆菌,应引起你的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治疗!
牢记几条养胃方法
1、良好的饮食习惯
很多上班族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饮食不规律,长期不吃早餐或者暴饮暴食,或者过度依赖方便面和外卖,而这类型食物基本都是营养不均衡的,长期摄入会导致身体缺乏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使得肠胃功能下降。
所以要养好胃,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2、注意饮食卫生
有些人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对胃部造成伤害。比如幽门螺旋杆菌,就是通过口粪传播或者口口传播的途径,进入到胃部,引发胃炎。
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给病菌乘虚而入的机会,如此才能避免胃炎反复发作。
3、细嚼慢咽
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小口小口地进食,这样可以把食物嚼得比较细碎,而且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通过充分的咀嚼可以刺激唾液大量分泌,让食物能够混合到充足的消化酶,从而有效减轻胃部的消化负担。
4、多吃软食
胃炎患者通常肠胃消化能力都不大好,如果经常吃一些比较坚硬的食物,胃部难以消化,就容易引发胃炎。所以日常烹调食物的时候,尽量把肉菜煮烂、煮软,以方便胃部的消化吸收。
另外,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尽量少吃,比如大蒜,在烹调的时候尽量将大蒜做熟,然后适量吃一点就好了。
5、胃部保暖
对于胃炎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给胃部保暖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胃部受凉,就会导致胃粘膜受刺激收缩,产生胃痉挛,从而引起胃炎发作。
所以,胃炎患者平时要少喝冷饮,少吃凉食,尽量喝热水和吃温热的食物,保持胃部温暖舒适。平时衣着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位置,尽量不要穿低胸露脐的衣服,防止受凉引发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