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经常听见的糜烂性胃炎,并不是说我们的胃糜烂了,而是在胃镜下,患者的胃黏膜,出现糜烂的症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可能来自于你的一些不良饮食,比如∶经常吃辛辣、油炸、喝酒等原因,导致胃黏膜发炎、呈现出糜烂的症状。
为什么糜烂性胃炎会久治不愈?
很多患者反映,吃了很多药,花了很多钱,为什么总不见好?,甚至还有严重的趋势。
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里了?
1、病情有根治就停止用药。
很多患者会因为长时间没出现症状,就停止用药,也未到医院做过检查,为后面病情的做下了铺垫。
2、病情得到控制后放纵自己
要知道,不管什么胃病,最难得还是在于饮食方面的控制,有不少患者,因为慢性胃炎的关系,长期就饮食清淡,但平时又是一个饮食口味特重的人,所以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他马上恢复以前的饮食习惯。
3、忽略了幽门螺杆菌。
其实,说到“可以存在我们胃中的细菌”很多人都已经想到,它就是我们常常听见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不仅是唯一可以存活在我们胃中的细菌,更是引起很多胃病的原因之一,特别在一些长期通过正常治疗,但却没什么作用的患者中,患有幽门螺杆菌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导致糜烂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
1、长时间服用药物
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药物会伤害胃黏膜,如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物、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可直接作用于胃黏膜,增加胃部通透性,造成胃黏膜糜烂。
2、不良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不规律、总是忽略早餐、暴饮暴食和吃夜宵、喝浓茶、浓咖啡以及吸烟酗酒、饮食过度贪凉等都会刺激胃黏膜,降低胃黏膜屏障,从而引起胃部损伤或胃部炎症。另外,长期在外吃饭、吃半生不熟的食物以及没有注意饮食卫生等,可能会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幽门螺旋杆菌,同样也会损伤胃黏膜,造成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患者该如何饮食?
1、多喝水
糜烂性胃炎患者会持续性呕吐和腹泻,体内水分流失较多,所以应多喝糖盐水,帮助补充水和钠,能促进毒素排出。当出现脱水以及酸中毒时应及早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以免导致病情恶化。
2、采取流质饮食
慢性萎缩性胃炎急性发作期应采取清流质饮食,如藕粉、小米汤或大米汤。症状逐渐缓解后应适量的吃奶类或蒸蛋羹,然后再转化为清淡且烧渣的半流质饮食。若出现腹胀、腹泻以及肠炎等,应拒绝吃高脂肪和易产气的食物,如奶类和豆类以及薯类等。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主要特征是出血,这种情况下应及时补液和输血,让血容量恢复正常。正确服用药物来控制感染,但不能用会刺激胃部的药物,如维生素C、激素类药以及阿司匹林等。平时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和清淡,拒绝吃辛辣刺激性和高脂肪食物,同时应保持一日三餐规律,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狼吞虎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