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会得胃癌?坚持做好这几件事,早做早受益

闫强医生 发布于2021-11-11 15:22 阅读量153

本文由闫强原创

虽然说胃癌死亡人口中有九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并不意味着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一定会得胃癌。其实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癌的概率微乎其微,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基因、环境等)相互作用的不良后果。幽门螺杆菌的最大特点是感染后不一定会致病。也就是说,感染这一病菌后,有的人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有的人则毫无症状。



如果感染者存在以下情况,就必须接受治疗——


既往或目前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手术后;患有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有胃癌家族史;萎缩性胃炎;有消化不良症状。


如果感染者没有出现症状,就无需进行治疗。


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本次治疗成功转阴后,不意味着就终身不得病,还可能会在某些场合下再次感染。但对于有溃疡等疾病的病人而言,由于幽门螺杆菌对这些病人的致病性太强,因此才需要进行治疗。


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侵入性检查,即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再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


另一类是非侵入性检查,不需要做胃镜的检查统称为非侵入性检查,如呼吸试验、快速尿素酶检测、血液抗体检测等。


其中,呼气试验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测“金标准”,因具有准确、快捷、方便、无痛、无创等特点,已被广泛使用,成为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检测方法。


确定治疗后是否要做胃镜检查?


一般来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应该进行胃镜检查,了解一下胃黏膜损伤的情况,根据不同损伤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同时,是否进行胃镜检查也和年龄有关。


如果感染者在18岁以下,无明显消化症状,不主张积极治疗。


对于45岁以下18岁以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如无以下报警症状:消瘦、贫血、吞咽困难和大便出血等,可以直接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对于45岁以上感染者,建议内镜检查后治疗。若有上述症状是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是否做胃镜取决于您的需求,建议是最好做个胃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通过被感染的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在胃黏膜上“落户定居”、繁殖,逐步引起胃黏膜损伤。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一般通过4个途径传染——


一是碗筷和共餐,若没有专门的公筷,容易通过筷子上的唾液传染幽门螺杆菌;


二是床铺,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和呼吸污染被褥、枕头,造成家人之间的传染;


三是猫狗等宠物容易携带幽门螺杆菌,应避免与宠物亲密接触;


四是生吃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食物,牛排三分熟、吃火锅肉没烫熟等,这些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隐患。


家人之间怎么避免传染?


共餐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家人健康,应采取公筷制和分餐制;


消毒餐具很重要,还应经常消毒换洗被褥、枕头;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呕吐物、粪便要及时清理,尽快消毒;


溃疡病患者与人接吻,也有传播此病的危险,应加以警惕。


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会


勤洗手,可以有效避免幽门螺杆菌通过手部进入口中;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严格刷牙,牙具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要给婴幼儿口对口喂食;进食定时定量,食用易消化、细软的食物,忌辛辣食物。



生活中需要注意坚持这3个习惯


1、不喝生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喝白开水的习惯,有关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在生水中存活时间很长,尤其是河水,甚至长达3年。


水经煮沸后,能够有效杀灭水中的幽门螺杆菌,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喝白开水的习惯很有道理。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要饮用生水以及受到污染的水。


2、远离路边摊位食物。

路边摊位所卖食物,卫生条件通常较差,而且很容易受到幽门螺杆菌污染,如果这时食用受到污染的幽门螺杆菌的食物,感染幽门螺杆菌风险大大升高,导致胃部疾病出现。所以日常中,一定注意远离这种不卫生食物。


3、不抽烟、不酗酒、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抽烟、酗酒和辛辣食物都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黏膜损伤,胃肠抵抗力下降,胃酸也会分泌增多,而这正是幽门螺杆菌适宜的生活环境,从而增加了患病风险。所以日常有这类不良习惯的人们,应注意尽快改正。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