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排第三的癌症,盯上了 30 多岁的中国男性

闫强医生 发布于2021-11-02 17:49 阅读量188

本文由闫强原创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30~34岁年龄段人群胃癌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为什么胃癌患者越来越多?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未来的一个致病因素,当家族中有人得胃癌的时候,后代中得胃癌的几率会比普通人要高。尤其是直系亲属,像是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等,这种遗传因素影响会更加的强烈。如果家族中有人得了胃癌,后代以及近亲属就要做好胃癌的预防,并且每年都要定期的做胃癌的癌症筛查。


5.jpeg


2、疾病因素

一些疾病也是会导致胃癌的,而且是一些胃部的疾病,这样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等等都是存在胃癌的恶变风险的。另外像一些常见的胃部慢性疾病,像是胃溃疡等等,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也是有可能会转化为胃癌的。所以不管是什么胃病,都要积极对待,不能等到癌变了之后才想起来治疗。每年定期的做胃部的体检很有必要,早发现胃癌的癌前病变特别重要。


3、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也是会导致胃癌的一个致病因素,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对于胃黏膜的损伤。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和胃癌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想要预防胃癌,一定要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好。幽门螺旋杆菌想要根治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治疗和护理的双管齐下。知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症状,及时的排除这一致病因素至关重要。


4、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差

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会导致胃癌的致病因素,这也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以改正的。比如说吃饭吃的不健康,经常吃一些油炸、烧烤、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再比如说三餐不规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再比如说经常抽烟喝酒或者熬夜等等。遗传因素或许不可避免,但是生活习惯因素是可以避免的,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是身体健康的前提。


如何有效预防胃癌?


1.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饮食,增加摄入膳食纤维,多吃水果、蔬菜,少食油炸烧烤,不吃剩饭剩菜,少盐少油,禁烟禁酒。


2.检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

约60%的中国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检测方式有三种方式:尿素呼气试验、血清Hp抗体检测、粪便Hp检测。


7.png


若是筛查出幽门螺杆菌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杀菌药物


3.回溯家族病史

尽早确认自己是否属于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家族,有助于避免确诊已是晚期的悲剧。特别是30岁左右的男性!


4.做好筛查

40岁以上并且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需要进行胃癌筛查;

有条件时推荐精查胃镜检查;

此外: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家族的胃癌高危人群,建议30岁后至少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中国是胃癌高发国

发病和死亡例数均约占世界的50%

在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仅10%左右

这是因为胃癌患者患病初期缺乏明显体征

病情容易被忽视

导致很多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

所以,提早进行胃癌筛查很重要!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