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癌的概率微乎其微,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基因、环境等)相互作用的不良后果。幽门螺杆菌的最大特点是感染后不一定会致病。也就是说,感染这一病菌后,有的人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有的人则毫无症状。
既往或目前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手术后;患有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有胃癌家族史;萎缩性胃炎;有消化不良症状。
如果感染者没有出现症状,就无需进行治疗。
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本次治疗成功转阴后,不意味着就终身不得病,还可能会在某些场合下再次感染。
但对于有溃疡等疾病的病人而言,由于幽门螺杆菌对这些病人的致病性太强,因此才需要进行治疗。
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侵入性检查,即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再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
另一类是非侵入性检查,不需要做胃镜的检查统称为非侵入性检查,如呼吸试验、快速尿素酶检测、血液抗体检测等。
其中,呼气试验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测“金标准”,因具有准确、快捷、方便、无痛、无创等特点,已被广泛使用,成为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检测方法。
确定治疗后是否要做胃镜检查?
一般来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应该进行胃镜检查,了解一下胃黏膜损伤的情况,根据不同损伤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同时,是否进行胃镜检查也和年龄有关。
如果感染者在18岁以下,无明显消化症状,不主张积极治疗。
对于45岁以下18岁以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如无以下报警症状:消瘦、贫血、吞咽困难和大便出血等,可以直接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对于45岁以上感染者,建议内镜检查后治疗。若有上述症状是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是否做胃镜取决于您的需求,建议是最好做个胃镜检查。
口臭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吗?
口臭是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可能症状。
幽门螺杆菌致口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中生存,能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而引起口臭;
幽门螺杆菌有尿素酶活性,可分解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氨具有特殊臭味;
体外培养的幽门螺杆菌可以产生硫化氢和甲硫醇,这些气体是目前所知的口臭最主要成分;
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胃肠功能受到损害,导致食物在胃肠中潴留时间过长,经胃肠道内其他细菌腐败分解产生各种有臭味的气体。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根除幽门螺杆菌。同时,注意口腔卫生。
幽门螺杆菌4个传播途径
一是碗筷和共餐,若没有专门的公筷,容易通过筷子上的唾液传染幽门螺杆菌;
二是床铺,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和呼吸污染被褥、枕头,造成家人之间的传染;
三是猫狗等宠物容易携带幽门螺杆菌,应避免与宠物亲密接触;
四是生吃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食物,牛排三分熟、吃火锅肉没烫熟等,这些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隐患。
家人之间怎么避免传染?
共餐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家人健康,应采取公筷制和分餐制;
消毒餐具很重要,还应经常消毒换洗被褥、枕头;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呕吐物、粪便要及时清理,尽快消毒;
溃疡病患者与人接吻,也有传播此病的危险,应加以警惕。
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会:
勤洗手,可以有效避免幽门螺杆菌通过手部进入口中;
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
严格刷牙,牙具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不要给婴幼儿口对口喂食;
进食定时定量,食用易消化、细软的食物,忌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