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科主任:做肠镜很可怕?那是你不了解它

闫强医生 发布于2021-06-23 16:33 阅读量6314

本文由闫强原创

在胃肠科门诊,许多胃肠病患者听到需要做胃镜时少有过度反应,但在听到做肠镜时,第一反应就是拒绝。“肠子那么细,捅穿了怎么办?”、“那多疼啊,太难受了不想做”都是常见的理由。很多患者甚至最后没做就走了,但这姑息病情的后果可不是一句难受就能避免的。

基于以上情况,今天吴主任为我们讲解,到底为什么有些患者需要做肠镜检查以及做肠镜真的有那么难受吗。

电子结肠镜,是一条长约200cm、直径约1cm,末端装有微型电子摄影机的可弯曲的纤维软管,在医生操作下通过肛门置入直肠、结肠直到末端回肠的肠腔内。肠镜可以用来检查、诊断、治疗结直肠肠壁粘膜以及粘膜下层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医生在相连的显示屏上观察肠壁表面,发现问题用附属设施进行采集标本及相应治疗,病情诊断后辅助临床后续药物或手术治疗。


图片1.jpg

常见结肠疾病

最重要的是,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绝大多数的肠癌是由小息肉演化而来,肠镜检查可以观察整个大肠肠腔内有无息肉,不但可以肠镜下切除,还可以钳取小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而指导治疗。

其实大多数结直肠癌的前期症状,是没有症状的,由于80-95%的大肠癌是由息肉变来的,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在下腹出现不适时一定要及时检查。建议如果发现结肠息肉应及时切除,有效阻断其向癌症发展。

若任由疾病发展,当患者出现严重的症状,如腹痛、便血、腹部包块等,往往癌症已经是进展期了,预后非常不好。

吴主任说,许多患者关心做肠镜非常痛苦这件事,其实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早已引进医院。无痛肠镜是在患者睡眠状态下进行的,除了检查过后可能有少数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现象,其他不会有任何感觉。而少数患者的不适症状一两天内就会消失,患者完全不必担心。

图片2.jpg

睡眠状态下做肠镜检查


吴主任建议大家,有下列几种情况的患者,一定要早做肠镜检查:

(1)有便血、黑便等症状者,大便有粘液、脓血者、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

(2)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

(3)近期出现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不规律者、大便变细变形者;

(4)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

(5)不明原因的贫血者;

(6)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者; 

(7)长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8)慢性结肠炎,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

(9)曾患过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

(10)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11)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12)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最好常规体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