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在世,岁月留疤痕!
愁啊愁。。。
瘢痕是各种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伤口愈合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即可形成病理性瘢痕.瘢痕从外观和机体功能方面均可给人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影响自信心,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瘢痕疙瘩常继发于创伤、烧伤、烫伤、痤疮及脓疱等,可伴疼痛和瘙痒。瘢痕疙瘩常发生于耳部、胸部或腹部等部位,对人的美观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有了瘢痕怎么办?
手术治疗是很多瘢痕患者的首选。但是,瘢痕体质的患者在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很容易复发。复发的位置常以之前手术切口为中心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最后产生比之前更大更广的瘢痕疙瘩。在经历了多次手术后,患者有可能会陷入“复发-手术-变大”的恶性循环中。
另还有使用“瘢痕针”治疗瘢痕的方法,即对瘢痕内进行药物注射,但是瘢痕内药物注射时的疼痛感以及频繁往返医院的频率“劝退了”很多患者。
因此,放疗的出现对瘢痕患者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治疗方案革新,在外科手术后添加辅助放疗,适量放射线照射能损伤细胞,减少局部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增殖并减弱细胞功能,减少胞外胶原物质沉积,从而降低瘢痕疙瘩的术后复发率。
什么是放疗?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是指通过特殊的设备产生高剂量的放射线,到达肿瘤细胞后通过断裂肿瘤细胞内的DNA链,从而阻止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同时放疗也可用于良性病变,用于抑制瘢痕增生、免疫炎症反应等。
哪些瘢痕术后需要辅助放疗?
根据日本瘢痕工作组(JSW)瘢痕量表评判,对于明显家族群集、多发、高张部位、明显发红、有瘙痒症状、明显扩张性生长、开始复发及次全切除的瘢痕疙瘩,有≥1种上述情况患者,应予术后联合辅助放疗,降低复发率。
若瘢痕靠近放射敏感器官(如眼睛、甲状腺、乳房及性腺)、有继发恶性肿瘤的风险、有放射敏感性症状、妊娠期或备孕期患者,应谨慎评估放射剂量对器官的影响,或禁止予放疗。
瘢痕术后放疗需要注意哪些?
1.手术患者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需进行第一次放疗,最迟不要超过48小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复发率明显增加。
2.患者每次放疗后需立即前往外科行伤口消毒换药,避免暴露伤口后出现感染。
3.放疗期间及放疗后1周内随时观察治疗部位皮肤情况,如出现红斑,红肿、伤口愈合差等情况,需告知医师。
4.患者需按治疗周期治疗,切勿间隔时间过长导致瘢痕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