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质母细胞瘤概述
高级别胶质瘤是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原发肿瘤的一半以上,而其中数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英文简称GBM)的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在1%—19%之间。GBM目前的标准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平均中位生存期不到2年。近数十年来,多种放疗方式、化疗药物的搭配都无法真正为GBM患者带来切实的益处,所以亟需一种新的疗法为GBM带来希望。
电场治疗概述
近20年来,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步,新技术、新药物和新疗法不断涌现。其中,肿瘤电场治疗(tumor treating fields,英文简称TTFields)是一种新型物理治疗方式,作为一种便携式无创设备,通过贴敷于头皮的电场贴片产生低强度、中等频率的交变电场来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2017年电场治疗EF-14临床试验结果公布,轰动世界,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这项美国西北纪念医院Roger Stupp教授牵头的临床试验中,695名完成放化疗的GBM患者,一组接受替莫唑胺化疗,另一组接受电场治疗+替莫唑胺联合治疗。与单纯进行替莫唑胺化疗相比,电场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组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从 4 个月提高到了 6.7个月,而中位总生存期从 16 个月提高到了 20.9 个月,五年生存率也从 5% 提高到了 13%。
目前电场治疗在GBM的治疗中取得的疗效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共识、指南的推荐。2011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电场治疗用于治疗成人复发GBM患者。2013年,美国NCCN肿瘤治疗指南纳入电场治疗用于治疗复发GBM。2018年12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电场治疗被推荐用于新发GBM和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2020年5月电场治疗获批在中国上市正式使用。
电场治疗经典成功案例
说到肿瘤电场治疗,不得不说一个患者:Robert Dill-Bundi(罗伯特·狄尔-邦迪)。邦迪是1980年奥运会自行车赛的冠军,在1999年时查出脑胶质瘤,在经历了两次开颅手术和数次化疗后,2007年病情还是复发了。医生估计他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了,正好遇上肿瘤电场治疗的临床试验,邦迪就参加了。邦迪脑袋里的肿瘤经过两年半的电场治疗之后,肿瘤已经缩到足够小,2010年医生就通过手术把剩下的肿瘤完全摘除。术后邦迪存活了10余年,成为高级别胶质瘤治疗的一个奇迹。
电场穿戴设备的使用
肿瘤电场穿戴设备由电场发生器 、电场贴片、电源适配器 、电池、电池充电器 、连接电缆接线盒 和选配件(携带包)组成。治疗前患者剃光头发,基于肿瘤大小和位置设计头皮上贴片的放置阵列。
电场治疗设备穿戴友好,不限制患者的活动,可进行大部分日常活动,但洗澡时需要摘下。另依从性对于电场治疗尤为重要,每天佩戴时间越长越能获益。一项针对复发GBM研究显示患者每日佩戴电场治疗的时间超过18小时,所获得的生存期远高于每日佩戴不足18小时的患者。另一项III期临床研究显示,新诊断GBM患者的每日治疗时间增加可以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每日佩戴电场贴片的依从性>90%的患者生存获益最大,5年生存率接近30%。另外,电场治疗的治疗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才能显现,在电场治疗用于复发GBM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肿瘤影像学发生改善的中位时间为5个月。
电场治疗是无创疗法,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头皮的接触性皮炎,如头皮发红、发痒、皮疹等,以及出现头痛的情况。不过大部分不良反应经过护理和对症治疗都可以得到缓解。
总的来说,对于治疗方法有限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来说,电场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安全性相对较好。目前很多省级或市级政府指导的区域定制商业健康保险计划或补充保险计划已经覆盖了电场治疗,如鹏城保等,为普通经济条件的患者使用这一昂贵治疗方法带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