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变异可以导致抽动障碍吗?

陈言钊医生 发布于2024-09-12 11:47 阅读量371

本文由陈言钊原创


一、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 tic disorder, 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突然、快速、反复、无节律性单一或多部位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根据临床特点和病程长短不同, TD 可以分为暂时性TD、慢性TD和 Tourette综合征(TS)3 种类型 ,其中TS最为严重,患病率为 0.4%。



二、什么原因导致抽动障碍?

目前TD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比较公认的发病机制为多巴胺能基底神经节环路的功能异常。近期研究表明,TD与遗传、环境、免疫、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TD主要遗传易感基因的鉴定一直具有挑战性,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复杂作用、每个个体遗传因素的低外显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共患疾病的存在,大多数易感基因的研究都集中在编码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神经递质途径蛋白的基因上,多巴胺能、5-羟色胺能、谷氨酸能和γ氨基丁酸能等多种神经递质系统是研究 TD 易感基因的靶点 ,此外基因突变和罕见的结构变异对 TD 的遗传结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哪些基因跟抽动障碍有关系?

目前还未确定抽动障碍的主要致病基因,目前研究提示抽动障碍神经递质相关遗传易感基因(DRD2、DRD4、SLC6A4、HDC、ADRA2A)、相关易感基因变异(ASH1L、CELSR3、PNKD、NRXN1,CNTN6)和其他易感基因(FLT3、SLITRK1)与抽动障碍的发病有关,期待为基于基因变异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四、未来可能有基因变异的靶点治疗抽动障碍吗?

可能。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几个与 TD 相关的易感基因,并且已经创建小鼠基因模型,也发现其重现了 TS 的一些抽动特征,但仍有许多待探索的易感基因。相信随着 TD 大规模队列的研究,未来具有这些基因突变的小鼠模型可能是研究 TD 的新平台,基于基因变异的新靶点治疗可能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