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真正的预防孩子生病?儿科医生送你一份“少生病”攻略

陈言钊医生 发布于2023-01-07 08:47 阅读量723

本文由陈言钊原创

为什么小孩子容易生病?


年幼的孩子比较容易生病,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据不完全统计,儿童平均每年得6-10次普通感冒。

1.自身免疫力差。小孩子容易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完善,使得他们对引起传染病的病毒和细菌比成人更为敏感。因此有一种说法是让孩子多接触病菌,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很不幸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很大程度上正因为有这种错误的认识,得病的孩子才更多。免疫功能是需要保护而非刺激的,如果刺激的话也应该用疫苗这种办法,而不是通过让孩子去接触数不清的致病原来实现。经常生病对孩子的体质会造成影响,也会增加他们患严重疾病的机会。

2.交叉感染。除了免疫功能还不完善之外,在学校和幼儿园,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彼此之间接触过于密切,一个孩子生病,往往会传染给全班人。

3.不良卫生习惯。此外,小孩子的卫生习惯不好,比如爱咬指头、咬东西,或者脏的东西拿起来就往嘴里放,等等,都增加了生病的机会。


如何才能真正的预防孩子生病?


预防孩子生病,不能靠让孩子吃乱七八糟的保健品,不仅需要修炼内功,增强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而且需要修炼外功,注意手卫生,远离病菌,从减少病菌感染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积极接种疫苗。绝大多数传染性疾病还没有疫苗,特别是小孩子经常得的普通感冒,但现有的疫苗能够预防很凶恶的传染病。计划免疫内的疫苗要及时接种,最好孩子的学校和幼儿园能确保学生都接种了疫苗。此外流感疫苗一定要年年接种,即便秋季错过了,冬季甚至春季都可以补种。这样可以避免得症状很严重的流感,即使没有预防住,得了流感,其症状也要轻微得多。

2.保持手部卫生。手是病菌进入身体的主要工具,孩子们用手触摸到存在于各种表面的病菌,然后通过揉眼、鼻,或者通过用手拿食物,这些病菌就进入体内,使得孩子们生病。洗手是切断传染病传播最有效的办法。大部分孩子没有良好的洗手习惯,或者不洗,或者洗的时间不够、方式不对。家长要不厌其烦地监督他们,让他们养成洗手的习惯,起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饭前指的不是一日三餐,而是每次用手拿食物之前,都要认真洗手。一定要做到习惯成自然。做不到认真洗手的话,或者没有条件的话,一个替代的办法是使用洗手液,含60%以上乙醇的洗手液能够很有效地杀死病菌。少用手触摸脸部。少触摸脸部就能减少病菌进入身体的机会。要教会孩子少用手揉眼睛和鼻子,也不要咬手指,这样就能够大大减少患各种传染病的机会。

3.保证充足规律睡眠。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免疫功能的保证。孩子比成人需要的睡眠时间长,要让他们睡够了,不要因为贪玩而耽误睡眠。学校的功课重,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因此更应该培养孩子抓紧时间尽快完成作业的习惯,把节省出的时间用在睡眠上。不要攀比,盲目地给孩子加码,要把睡眠放在孩子日常生活的首要位置。

4.坚持每天适量活动。锻炼是提高免疫力最好的办法,中等程度的锻炼即可以将降低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发生率。让孩子每天坚持锻炼,能够减少生病的机会。周末可以带小朋友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孩子器官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5.健康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提高免疫力的好办法,多吃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少吃脂肪和盐分,能够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从小培养的,无论在家就餐,还是出外用餐,父母都要以身作则,坚持尽可能健康的原则,从每一餐做起。

6.远离病菌。提醒孩子,如果同学或小朋友咳嗽了或身体不舒服了,要离他们远一点。这时候不是体现关爱的时候,远离生病的同学和小朋友,不仅能减少自己生病的机会,也可以避免因为自己生病而进一步传染家人和其他同学。在流行病高峰期,建议坚持戴口罩,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以减少他们接触病菌的机会。如果孩子小的话,更要减少这些机会,让孩子少接触人。家长从外面回来,在接触孩子之前,要换衣服、洗手,不要把外面的病菌带给孩子。

7.了解疾病知识。利用各种机会,让孩子掌握有关传染性疾病的简单知识,尤其是为什么发热、为什么咳嗽等,孩子们具备了基础知识,就能够主动而自觉地采取上述措施。此外,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上,我们和老人们之间常常有矛盾,因为老人们自己的和听来的那些不正确的观点可能是导致孩子们经常生病的一个原因,帮助老人们树立正确的观点,不仅靠我们自己,也靠孩子们,很多时候孩子们的作用更大。同时,家长们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清除自己的错误认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