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防治方法来了!

陈言钊医生 发布于2022-08-27 17:06 阅读量1514

本文由陈言钊原创

天气炎热,儿童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期,同时上线的,还有它的“小弟”---疱疹性咽峡炎。什么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又应该如何防治呢?


何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会导致口、手、足、臀部(有时还包括生殖器)发生溃疡的感染。另一种与之相关的感染,即"疱疹性咽峡炎",也会引起口腔和咽部溃疡。这两种感染都最常累及儿童,但成人也可患病。本文主要介绍手足口病,但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类似,以相同的方法进行处理。手足口病通常会在1周内自行消退,但有一些措施可缓解症状。


有何症状?


主要症状是口、手、足、臀部(有时还包括生殖器)出现溃疡,外观为小的红斑、凸起或水疱。口中的溃疡会导致吞咽疼痛。手和足的溃疡也可能引起疼痛。患者可能仅在部分区域出现溃疡。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在手、足和口发生溃疡。疱疹性咽峡炎也可导致咽部溃疡。手足口病有时会导致发热,而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一般会突然出现高热。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可通过感染者的体液传播。例如,该病毒可见于:

● 鼻部的黏液

● 唾液

● 溃疡中的液体

● 粪便

手足口病患者在生病的第1周传播感染的可能性最大。然而,在症状消退后,病毒仍可在患者体内存活数周甚至数月。


有针对性检查吗?


有,但并不一定必须,医护人员通过了解孩子的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应该就能初步判断有无手足口病,必要时做针对性的检查。

孩子应就诊吗?


应及时就诊,特别是如果孩子饮水少于平常,并且已4-6小时未排尿(对于婴幼儿)或6-8小时未排尿(对于年龄较大儿童),则应就诊。如果数日后孩子看起来病情加重或未好转,也应带其就诊。


如何治疗?


感染本身通常并不需要治疗,大部分能在1周内自行消退。然而,疼痛的患儿可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疼痛,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中的溃疡会导致吞咽疼痛,因此一些患儿可能不愿进食或饮水。应确保患儿摄入足够的液体,以免脱水。冷的食物(如棒冰和冰激凌)有助于缓解疼痛。软的食物(如布丁和果冻)可能更容易吞咽。疱疹性咽峡炎的处理与手足口病相同。

可以预防吗?


可以。为了防止感染传播,您能做的最重要事情是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即使在孩子好转后也应如此。还应教导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如厕后。保持家中清洁,并对桌面、玩具和儿童可能接触的其他物品进行消毒也很重要。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发热或身体欠佳时不要去上学或日间托儿所,大量流口水或有开放性溃疡的患儿也应留在家中。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