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异常就是癫痫?科学解读,走出脑电图的那些误区

陈言钊医生 发布于2022-07-24 12:45 阅读量4601

本文由陈言钊原创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神经系统疾病检测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于脑功能状态的判断和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但由于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 EEG 的专业知识,常常会将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是正确的,而且有可能造成影响疾病诊治的情况,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脑电图的那些是是非非,一起来走出关于脑电图的那些误区!




误区一:脑电图检查有对大脑存在伤害


有些人以为脑电图是用“电”来检查脑部,因此担心会损害脑组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脑电图是一项记录装置,记录的是由大脑自身产生的电流,通过放大后而描记出的图形,仪器自身并不发电。这种细胞产生的电流,称为“生物电”,小得无法用一般方法测知,但将这种生物电放大成千上万倍后,便可用图线描记出来,就称为脑电图。同样的,还有心电图、肌电图等。脑电图记录脑电信号,没有射线,没有辐射,且无痛,只会获取脑部产生的电信号,而不会对脑部造成影响,即使孕妇检查也是安全的。当然,视频脑电图检查时活动范围受限,或者长时间头部电极粘贴固定可能造成一些不适,但这些都是表面的不适,不会真正影响到身体健康。



误区二:脑电图异常或记录到癫痫样放电就诊断为癫痫


●尽管癫痫样放电与癫痫发作高度相关,但并不是癫痫的特异性标志。少数正常人也存在癫痫样放电,如正常儿童或抽动症儿童发现癫痫样放电,并不能诊断癫痫,如果有疑似的发作症状,一定要捕捉对应发作期脑电图。


●如果EEG异常表现为广泛性或局灶性慢化为非特异性表现,并不提示癫痫诊断。有些所谓的“异常”也可能是正常良性变异型脑电图,有些发作期不典型的癫痫样“异常”可能不是癫痫发作的脑电,仅仅是肌电和动作干扰。这些需要有一定临床和阅图经验的脑电图医师对各种不典型脑电图表现进行仔细甄别,做出正确的解读。脑电图结果异常可能与目前的检测技术、大脑的发育程度、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一次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并不能诊断为癫痫,需要结合临床及脑电图的随访,以及头颅影像学、遗传、代谢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随意给孩子戴上癫痫的帽子。



误区三:脑电图没有异常放电就不是癫痫


如果放电部位隐蔽或位置较深,发作间期头皮脑电图是记录不到,例如岛叶癫痫,即使发作期可能仅看到动作伪差,但捕捉不到放电。另外,如果异常放电稀少,在有限的记录时间内未能捕捉到,不代表没有癫痫样放电。对于癫痫患者,单次常规EEG检测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的敏感性较低。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正常EEG绝不能排除癫痫;确诊癫痫的患者中有10%-20%从来没有癫痫样放电。



误区四:脑电图癫痫样放电越多,癫痫病越重


癫痫样放电的频度与临床发作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有些发作频繁而间歇期放电稀少甚至记录不到(如某些额叶癫痫),有些间期大量放电而发作不频繁,即使发作控制多年,仍可能有频繁的癫痫样放电(如儿童良性癫痫BECT )。因此,需要密切结合临床来理解各种癫痫样放电现象。




总之,癫痫患者,包括有孩子患有癫痫的家长,应该对脑电图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并与神经专科医生有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结合具体情况对 EEG报告作出正确判断,从而避免简单地以EEG诊断代替临床诊断,或对EEG结果过度解释,走出那些脑电图的误区,使EEG为临床疾病的诊治发挥其应有作用。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