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宝宝发热抽搐了,怎么办?快救救他……

陈言钊医生 发布于2022-06-01 21:54 阅读量4886

本文由陈言钊原创

小宝宝们受凉或感染后出现发热,体温上升快或控制不理想而出现抽搐,家属都十分担心,急急忙忙跑来医院。在儿科门急诊,经常见到被抽搐的孩子咬破手指的家长,也经常见到因抽搐被家长掐破人中的孩子。甚至媒体上,偶尔也会看到医生被抽搐孩子咬破手指的感人报道。


宝宝发热抽搐到底是怎么了?抽搐按压人中、掐虎口对不对?很多家长有疑问和误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热性惊厥,为大家解疑答惑。





什么是热性惊厥(FS)?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为一次热程中(腋温≥38℃)发热初起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史。FS通常发生于发热24 h内,可见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大多数发生在12至18个月大的婴幼儿中。





热性惊厥有哪些病因?


感染-热性惊厥可由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发热引起,尤其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


免疫接种-某些疫苗的副作用可导致发热,尤其是在接种麻疹流行腮腺炎风疹疫苗后。


遗传因素-热性惊厥家族史会增加儿童发生热性惊厥的风险。




热性惊厥有何症状?


热性惊厥通常发生在发热的第1天,发病期间儿童通常会昏倒,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部肌肉抽动或四肢肌强直,牙关紧闭、呼吸暂停乃至面色发绀、四肢不停地抽动。大多数FS呈短暂发作,持续时间1~3 min,惊厥后患儿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意识模糊或困倦。少数情况下,某些热性惊厥会持续15分钟以上,也可能结束后出现短暂的手臂或腿无力。





惊厥期间你该怎么办?


孩子惊厥期间,您应该(重点):


1、冷静处理:避免对患儿的一切不良刺激,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导致其进一步伤害;千万不要对孩子做不科学的动作!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松解衣扣;抽搐期间分泌物较多,可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不要向孩子口中塞入任何东西,避免窒息




3、防止跌落或受伤:将患儿周围的物品移开;在床栏杆处放置棉垫;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尝试阻止抽动。


4、记录惊厥持续时间及症状表现,应及时拨打120,呼叫救护车。



患儿需要就诊吗?


需要。请尽快带孩子就诊,医护人员会确认其发热是否由严重感染及其它情况引起。本病应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中毒性脑病、代谢紊乱、急性中毒或遗传代谢病等其他病因所致的惊厥发作相鉴别。





如何检查治疗?


医生可能会使用抗惊厥药来阻止发作。患儿可能还需接受其他治疗,比如:


●使用药物以减轻发热

●使用药物以治疗引起发热的感染

●若感染导致呕吐或腹泻,可能需要补液以治疗脱水


如果有异常皮肤色素斑、局灶性神经体征、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或惊厥发作后神经系统异常等情况,应适时进行脑电图及神经影像检查以寻找病因及评估复发的风险。





孩子还会再出现热性惊厥吗?


有可能。出现过一次热性惊厥的儿童再次发作的几率较高,复发率约为 30% 至 35%。复发性热性惊厥不一定发生在与第一次发作相同的温度下,也不是每次孩子发烧时都会发生。


该病会损伤脑部吗?


热性惊厥总体预后良好。热性惊厥可能令人恐惧,但一般不会损伤脑部或影响智力,并且有热性惊厥并不是意味着孩子以后一定患有癫痫。




热性惊厥患儿能打疫苗么?


FS患儿原则上无预防接种禁忌。一些疫苗接种后可能引起发热,进而导致惊厥,但这并非疫苗本身对大脑的直接作用。疫苗接种后发生FS的风险与其他发热疾病诱发的风险相似。患儿不必因此禁忌接种疫苗,否则可能给患儿带来更大的疾病风险。


如何预防热性惊厥?


●加强锻炼,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平时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和卫生。

●常备退热药,观察测量体温,38℃以上口服退热药物,以防高热引起抽搐。

●避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减少孩子被感染的机会。

频繁热性惊厥发作的孩子可能需要间歇性或长期使用药物预防治疗,建议到儿科神经专科进一步咨询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感冒但没有发烧的孩子,不建议给予退热药物来预防发烧,因为这样并不一定会降低未来热性惊厥的风险。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