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就诊时要告诉医生自己的病史吗?
患者要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有无药物过敏史等情况,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系统性病史,是否有艾滋病、肝炎等其他传染性疾病等病史。如有以上情况应向医生说明,由医生根据病情等情况来决定能不能拔、何时拔。

2. 拔牙前吃饭吗?
建议拔牙前吃饭(避免过饱)。拔牙前吃饭是为了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晕厥是外科手术较常见并发症,多是由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因素导致,经穿刺、手术器械、出血等
不良刺激可诱发,如遇环境闷热、疲劳、空腹、疼痛及体位不良时也易发生。因此,为避免此类并发症建议术前吃饭,但不要过饱。

3. 牙齿有炎症能拔牙吗?
炎症分为急、慢性感染,慢性炎症下是可以拔牙的,术前、术后需配合一定量的抗生素。 急性感染期有一种情况是不建议拔牙的,如拔牙可能因手术的创伤造成感染加剧或扩散,而且局部麻醉效果常常不理想,但此时仍需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保守抗炎治疗或是否需切开引流排脓后继续抗炎治疗。如感染是牙源性的、已通过治疗使感染控制局限、拔牙后有利于引流、未发生全身并发症且易于拔除的牙,可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下拔牙,术后应密切观察。

4. 拔牙前可以饮酒吗?
酒精会影响患者精神心理、全身系统状况,模糊对疼痛的判断、不能明确患牙,容易误导医生诊断。另外,酒精对全身系统心脑血管、血压、肝脏的作用,不能确保术中的安全、术后的恢复,因此,术前、术后均不建议饮酒。

5. 拔牙后要多久才能再次拔牙?
拔牙后牙槽窝内出血15-30分钟出血停止,形成血凝块封闭创口,此血块的存在有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创口正常愈合的功能。3-4天血块开始被肉芽组织所代替;5-8天拔牙窝内有不成熟骨形成;3个月后才能完成形成骨组织,此时骨密度较低,3-6个月后重建基本完成,出现正常骨结构。因此,正常愈合情况下,松动牙拔除后3-5天可以再次拔牙;一般牙齿(或阻生牙)7-10天;2-3个月后可考虑修复缺失牙。

6. 怀孕了可以拔牙吗?
计划妊娠前一定要做口腔检查,尽量避免妊娠期间拔牙。如果确实需要拔牙,应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7. 月经期可以拔牙吗?
建议女性避开生理期前后三天拔牙,因为生理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

8. 感冒了可以拔牙吗?
感冒期间不建议拔牙。

9. 还有哪些情况不能拔牙?
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在拔牙前一定要了解这些禁忌症,拔牙前要先把这些病症控制好。 - ❤️心脏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心瓣膜病患者接受口腔手术前必需的。- 高血压:血压如高于180/100mmHg不能拔牙,需要先进行治疗。
- 恶性肿瘤:放疗前至少7-10天应完成患牙拔除或治疗。在放疗后3~5年不应拔牙。术前、术后应给大剂量抗生素。
- 糖尿病: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内,拔牙术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术前、术后给予抗生素。
- 血液病:视具体情况而定,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拔牙时机有所不同。
- 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控制基础代谢率和心率,局麻药中不应加入肾上腺素。
- 肝炎:急性肝炎期间不应拔牙。
- 长期抗凝药物治疗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停药或继续服药。

另外,要保证充分睡眠,拔牙的前一天晚上一定要保证睡眠好。这有助于术后的恢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