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这么吃,妈妈和宝宝都开心

李亚迪医生 发布于2022-10-21 14:17 阅读量960

本文由李亚迪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母乳是婴儿出生后6月内的最理想的食物,是婴儿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建立、机体代谢和内分泌适应性规划,乃至终身健康的基本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 6 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并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持续母乳喂养到 2 岁甚至更长时间。

哺乳期妇女(乳母)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还需要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的营养素损耗并促进 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因此比非哺乳妇女需要更多的营养。那么哺乳期应该怎么吃呢?

1.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优质蛋白质可增进乳汁的质与量:乳母膳食蛋白质的质和量对泌乳有明显影响。当蛋白质与 能量摄入降低时,泌乳量可减少到正常的 40%~50%。如果乳母的膳食蛋白质质量差,摄入量又不足,还会影响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

因此乳母每天应比孕前增加约 80~100g 的鱼、禽、蛋、瘦肉。如条件限制,可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大豆及其制品替代。

2.增加维生素 A 摄入

乳汁中维生素 A 的含 量与乳母膳食密切相关,为提高母乳维生素 A 含量,满足婴儿对维生素 A 的需要,乳母需要多 选择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如富含视黄醇的动物 肝脏、蛋黄、奶类,富含维生素 A 原的深绿色和红 黄色蔬菜水果。因为动物性食物中的维生素 A 是视黄醇,可直接吸收利用,尤应注意选用。

3.重视补钙

人乳钙含量比较稳定,约为 24 mg/100 ml,乳母每天通过乳 汁分泌的钙约 200 mg。若乳母膳食钙摄入量不能满足需要,母体将动员自身骨骼中的钙来维持母乳 中钙的相对稳定,而乳母可因缺钙引起抽筋、关节酸痛等情况。

奶类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乳母每天应增饮 200 ml 的牛奶,使总奶量达到 400~500 ml,或口服钙片补充钙剂。 

4.使用碘盐,增加富含碘的海产品摄入

乳母除摄入碘盐外,还需要增加富含碘的海产品摄入,如海 带、紫菜和鱼虾。乳母若增加海产品摄入可使乳汁中DHA、碘等的含量增加,从而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故哺乳期应注意适当增加海鱼、贝类、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并选用碘盐烹调食物。

饮食要足量,种类要丰富,必要时还要加餐。你记住了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