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肉的季节到了~ “你胖嘟嘟的样子,真可爱!”???---“信你个鬼”
“能吃是福”
“胖一点福气多一点”
这些观念,在今天看来,到底是福是祸?
不管怎样可爱不在于胖嘟嘟或者圆滚滚,在于一颗有趣的灵魂!!!
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防止疫情蔓延,大部分人宅家不能经常外出,运动量减少,减肥大军凸起。
据澎湃新闻报道,世界肥胖联合会日前表示,如果一个国家的肥胖率不那么高,就可避免成千上万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该机构认为,在50%或更高比例人口超重的国家,新冠肺炎死亡率要比其他国家高出10倍。
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全球20岁以上的人群有超过14亿体重超标,2019年中国肥胖人口规模超2.5亿人,肥胖人群规模的发展,以及由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七成受访网民认为形体管控与健康相关,国民对于个人体重健康相关意识较强。
华丽分割线
-----------------------------------------------------------------
每天几分钟
往脑子灌输一点有用的东西和小知识
观念一:肥胖不是亚健康,是疾病!!!是疾病!!!是疾病!!!
肥胖可导致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增加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肥胖与心血管病科学声明,指出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而且是多因素的,生物学、环境、心理社会等多层次因素共同促成了肥胖。
“心宽体胖”实则暗藏杀机:肥胖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痛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骨关节炎等诸多代谢性疾病及并发症。
观念二:不要只盯着体重秤的数字!!!体重≠脂肪!减脂才是我们的目的!
讲个不好笑的笑话
有个对体重耿耿于怀的人,体重100kg,突然决定绝食,不饮不食一月,完成减肥大计!一月后体重10Kg!
极端例子,纯属编造
只是想突出,体重数值没那么要紧,体脂、体态、代谢这些其实才是我们更应该重视更应该关注的!
干货小知识
肥胖者,心源性猝死和房颤风险也增加。
现在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过度肥胖是心律失常中的重要风险因素,尤其是心源性猝死和心房颤动。
体重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心源性猝死风险就增加16%。肥胖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非缺血性病因,腹部肥胖起重要的作用。
估计五分之一房颤与肥胖有关。中年体重指数升高与晚年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也有充分的证据证实了减肥的益处。体重管理应作为房颤管理的一部分。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群中肥胖患病率增加,有必要评估肥胖相关心功能不全的潜在机制,并通过未来的研究改善对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
观念三:近年来减肥之风盛行,需要关注的指标,除了体重以外还有很多,大家所熟知的想必有鼎鼎大名的BMI吧,还有比如体脂率、腰臀比等,除此之外医生更关注的其实是你的血压、心率、血糖、血脂、内脏脂肪、心脏、甲状腺、肝脏、肾脏、脾脏、胰腺等脏器功能、全身关节状态、体态姿势等等;其实肥胖,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不是出出汗就可以了,只有综合判断、把控风险,才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可尽量减少常见的“练伤”。
康复医学中常常提到“无评估、不治疗”,只有详尽评估的前提下,制定治疗目标和干预措施,才能有的放矢的给出治疗方案,在中医院除了身体成分分析、抽血化验、彩超等检查以外,尚可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经络检测,根据不同体质人群、经络异常,辨证减肥,通过辨证型、辨经络给予系统化的中医处置方案。
身体成分分析仪器可以给出较多客观数据
如:体重、脂肪重量、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肌肉含量、身体总水分、体重控制目标、腹部肥胖分析、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基础代谢率等
干货小知识:
对于肥胖的评估指标,虽然腰围是评估腹部肥胖的主要指标,但是考虑到体格大小,腰围/身高作为肥胖的指标,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指标。
研究发现,如果身体“横着长”,腰围超过身高的一半,就有可能存在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等代谢问题,心血管病风险也较高。
此外,腰臀比(WHR)已被证明独立于BMI预测心血管死亡率。通过腰围、WHR评估的肥胖已被证明是一种独立于体重指数的心血管疾病因素。
观念四:纯中医减肥之路!
穴位埋线延长效应
灸疗温阳祛寒除湿
拔罐行气调整平衡
体态评估纠正姿势
康复训练稳固效果
穴位埋线延长效应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刺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手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融合多种疗法(针刺、埋针、组织疗法等)、多种效应(刺血、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留针、组织效应等)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该法是以线代针,将可被人体吸收的可吸收性外科缝合线(我院目前采用的是聚乙醇酸(PGA)缝合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线体在人体内 7-20天可被自然溶解吸收),长期发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作用,以达“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治疗疾病的目的。符合《内经》“久病者,邪气入深,深内而久留之”的思想。
穴位埋线有什么特点呢?
(1)以线代针
穴位埋线是穴位针刺、埋针方法的结合,是一种复合性疗法。
(2)取穴少、痛苦小、疗效好
穴位埋线因其长效刺激作用,一般取穴相对针灸时较少,且所需治疗次数少,间隔时间长,相对痛苦小,临床能收到良好疗效。
(3)间隔时间长、作用持久
穴位埋线后,可吸收的线体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吸收时,对经络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可长达10天或更长时间,对腧穴和经脉起到持续的刺激和激发,增加了对经穴的有效作用时间,对于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等等发挥促进作用。
灸疗温阳祛寒除湿
我们常说的“游泳圈”,实际上多是体内脾胃运化力弱、痰饮水湿堆积日久所形成的,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针灸临床中,常常以灸法来代替药物达到温阳祛湿的目的。
气交灸是一种通过艾灸将艾热集中作用在神阙穴上进行温煦从而改变周身气血运行的外治疗法。
它可以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可增强脾胃机能,使清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祛湿,和胃化痰。
拔罐行气调整平衡
平衡火罐是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经络),产生广泛刺激,再配合循经闪罐、揉罐、走罐等,使病气外泄,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具有平衡阴阳,行气活血、祛湿通络、缓解疲劳等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体态评估纠正姿势
有些人常说“我明明四肢挺瘦,可就是背部肉厚、小腿粗壮、小肚腩突,怎么回事呢?”
大家常见的上交叉、下交叉、骨盆前倾、骨盆后倾等体态不正的问题,很可能就是你小肚子突出、小腿粗、虎背熊腰的根本问题所在。
因此专业系统的评估有助于发现不良体态,针对体态问题,及早干预,避免运动过程中的隐患,减少“练伤”。
干货小知识:运动可减少内脏脂肪,即使体重无变化
体力活动,或结合饮食的体力活动干预,已被证明可减少内脏、心包脂肪和心外膜脂肪。
每周3~5次,持续12~52周的锻炼可以减少内脏脂肪。
即使没有体重减轻,运动也可以降低内脏脂肪。
在没有体重减轻的情况下,内脏脂肪减少,可能是肌肉等增加有关。
减少热量,也可减少腹部脂肪。但与饮食干预相比,大多数研究显示运动在降低内脏脂肪方面更有益。
减少腹部肥胖最有益的体育活动是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运动,也可明显减少内脏脂肪。
尽管有许多药物可以降低体脂,但生活方式干预可能与药物一样有效,甚至比药物更有效。
总的来说,“管住嘴、迈开腿”的经典语录,还是相当精辟的。
康复训练稳固效果
足底压力测试
下肢机器人
反重力跑台
等速肌力测试
悬吊训练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是一种针对肌肉骨骼疼痛问题的综合性评估,依靠区域相互依赖原理找出远离患者主要疼痛部位的运动功能障碍。针对肥胖症病患筛查出关节隐患,指导运动训练。
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通过仪器测量记录足底压力数据,结合身体关节功能评估,从而得出躯干部、骨盆、下肢等主要关节功能异常情况,如高低肩、骨盆不正、长短腿、扁平足等,对后续运动建议给予指导性意见,并作为客观量化指标,可复测对比。
反重力跑台:体重较重人群,可以在反重力仪器下,进行步态训练观察,查看步态异常情况并进行训练,可以减少关节负荷,管控运动风险,并提出风险规避建议。
悬吊诊断训练系统:通过悬吊诊断测试,得出身体上相关肌肉链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予以后续治疗建议,同样可以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增强肌肉链的功能。
好了,说再多又有啥用呢!还是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