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一天没有结束
我们都不能轻易放松警惕
把口罩摘下来
那口罩臭口臭怎么办...
以前
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有口臭
毕竟呼出的气味四散在空气中
让别人帮忙吸了
现在
口罩戴上了
嘴巴里有什么味儿只有自己知道…
为了证明这个味道不是来源于口罩
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双手抱成碗状,盖住口鼻,用嘴缓缓呼气,鼻子用力感受……
感受到了吗?
人为什么会有口臭?
口臭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呼出气体中含挥发性硫化物,该物质在浓度较低时臭味依然非常明显,它就是我们俗称的“臭鸡蛋味”。
口臭通常分为生理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
01. 生理性口臭
一般偶尔出现的口臭大多属于生理性口臭,多与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饮食习惯:吸烟、喝酒、经常吃葱、蒜、韭菜、榴莲等味道大的食物的人,如果不及时刷牙或漱口,容易发生口臭。
唾液分泌减少:唾液是有一定杀菌作用的,人在睡觉时唾液分泌会减少,或者睡觉张口呼吸导致口干,都会导致细菌生长迅速,这是很多人晨起口气大的原因。
另外,服用镇静类、阿托品类等使唾液分泌减少的药物时,也容易发生口臭。
有些女性在排卵期和月经期前后也会出现口臭。
这些情况下经过刷牙或者一段时间后口臭一般会自行消失。
但是!
如果口臭持续的时间较长,则需引起注意,不要忽略了病理性口臭。
02. 病理性口臭
病理性口臭是由疾病引起的,分口源性和非口源性口臭。
其中,80%以上都是口源性,舌苔和牙周疾病是口腔疾病中引起口臭的最主要原因。
很多人在刷牙并没有刷舌苔的习惯,厚厚的舌苔上积存的各种食物残渣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这种情况下口臭往往会找上你。
而牙周炎患者口内大量牙石、细菌,也增加了硫化物的产生。
另外,口腔内未治疗的龋齿、不良修复体、口腔溃疡、智齿冠周炎、恶性肿瘤也可因食物残留和细菌堆积而产生异味。
非口源性口臭,即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等消化道疾病,慢性扁桃体炎、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肾衰竭、肝硬化等疾病所导致的口臭。
口臭可不是“小毛病”,有可能是你身体不健康的信号灯,应该引起重视。
口臭怎么治?
01. 生理性口臭
针对生理性口臭只需做好日常口腔卫生维护,口气问题就能基本得到改善。
①. 坚持每天刷牙、使用牙线,维护良好的口腔卫生
刷牙和使用牙线是最重要的口腔清洁方式,它可以清理掉口腔疾病的罪魁祸首——附着在牙面的牙菌斑。因此保证次数和质量的刷牙和使用牙线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在刷牙时顺便刷掉舌苔,可以减少附着在舌头上的微生物,减小口臭产生的可能性。
②. 使用漱口水、水牙线,辅助清洁口腔
虽然牙菌斑必须通过机械方式才能去除,但只是为了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是可以选择使用漱口水和水牙线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遵医嘱长时间使用抗菌漱口水(医院开具)可能导致口腔菌群失调,平时建议选择口感好、温和的日常护理漱口水即可。
咀嚼口香糖或木糖醇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唾液可以冲走食物残渣,减少了口腔种细菌生存所需要的养分。一旦口内细菌少了,口臭也可以暂时地缓解了。
食用其他气味大的食物后及时清洁口腔,就能有效预防口臭的产生。
02. 病理性口臭
病理性口臭则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仅自行口腔清洁效果不明显。
如上述牙周病、牙龈炎、龋病、智齿冠周炎等会导致口臭的口腔疾病,都会对口腔健康造成威胁,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些疾病常伴随着牙龈出血、牙齿敏感、牙痛、牙龈肿胀等症状,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超声洁牙(每半年~一年),及时解决潜在的问题,还你清新健康的口气。
非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臭,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引起的非口源性口臭靠口腔清洁和治疗都是没有用的,需要定期检查,尽早就医,由专业人士解决。
要知道,戴口罩是不会导致口臭的,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口臭,一定要注意维护口腔卫生,若是因健康问题引起的就要尽早就医。
希望等疫情结束可以摘掉口罩时,大家都口气清新哟!
- END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描二维码
学习更多口腔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