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都怕这里变“松”,如何修复?医生科普来了!

莫迪雄医生 发布于2023-10-10 14:07 阅读量629

本文由莫迪雄原创


很多时候

女性的话题都是在讨论如何变美


比如:

做医美让脸上的肉保持紧致

健身让身上的肉不松弛



但有一个地方

十分重要但却经常被遗忘

比起脸部、腰部等暴露在外的肌肉

它更需要保持“紧致”


它就是盆底肌



盆底在骨盆底部,由肌肉、韧带、筋膜、血管、神经等共同组成,主要功能是支撑盆腔脏器,控制排便、排尿参与性活动


很多女性会发现,生完孩子之后,“下面”好像变松了:


  • 大笑、打喷嚏或是提重物时会漏尿

  • 上厕所时太用力会掉出“一大块肉”

  • 性生活体验也不如以前……


这些其实都跟盆底肌功能障碍有关。


01



盆底肌:顶不住,根本顶不住!


阿婷(化名)是一个二胎的宝妈。


生完一胎之后她没有做复查和产后康复,感觉身体和生之前没什么两样。


但等到生了二胎,她却发现自己打喷嚏、抱娃比较用力时会有漏尿的情况。


这次她赶紧到医院做了产后检查,盆底三维彩超提示轻度膀胱膨出;盆底肌力测定也只有40多分(合格分是80以上)。



盆底肌就像一张有弹性的吊床,兜住女性的膀胱、尿道、子宫、阴道、肠道等内脏器官。


怀胎十月,胎儿、胎盘、羊水等重量加起来大概十来斤,长期压迫盆底肌肉,就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力量减弱,出现功能障碍。


怀孕后在日复一日的压力之下,这个吊床被逐渐拉紧,拉到一定程度它的弹性就会到达极限,导致弹性降低,也就是盆底肌松弛。


随着盆底肌变松,漏尿、子宫下垂、性生活不和谐等一系列症状就会逐渐出现。



02



为什么“吊床”弹力会变差?


阴道松弛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如衰老、分娩、妊娠、肥胖等等,其中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导致阴道松弛的疾病之一


1.生育使得盆底肌受损


在各种盆底肌受损的原因当中,生育是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顺产的情况,阴道会过度的扩张,造成盆底组织损伤。


这种损伤即使在生育后,也是无法自行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的。而且会伤害到尿道及膀胱组织,影响到膀胱控制尿液的能力。


2.年龄增大,盆腔组织衰老松弛


只要上了年纪,盆底肌也会失去弹性慢慢松弛,这对于生育过的女性,尤其是生育多次的女性来说尿失禁几率更高。


3.其他原因


盆腔手术、长期腹压增加(久坐久站、长期便秘、盆腔积液、重体力劳动等)、肥胖等情况,也会使尿失禁几率增高。



03



如何让盆底肌恢复弹力?


盆底康复的方法包括:


1. 生活方式的干预

戒烟,减少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减少腹压增加的活动,减轻体重。


2. 凯格尔运动

这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自主收缩盆底肌肉的训练,可以训练盆底肌肉,帮助治疗尿失禁和脱垂,改善性功能。


(凯格尔运动如何做?可看这篇↓)

“那个”时,竟发出噗噗声……医生:这个运动可拯救尴尬时刻!



3. 磁刺激、电刺激及生物反馈

刺激盆腔组织器官或者它们的神经纤维,促进血供、减轻疼痛、增强盆底肌力,重建自主控制能力(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外面的产后康复中心资质参差不齐,有的机构甚至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懂。


其实,在医院就可以做盆底肌康复!


产科医生提醒:


 - 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期在产后42天-6个月


 - 产后康复理想期在产后6个月-1年半内


 - 产后康复有效期在产后1年半-3年


盆底康复项目的主要任务就是让患者尽量恢复主动控制能力,在不同的康复阶段,医生会根据个体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案。


盆底康复治疗一般得按疗程完成才有明显疗效,只做一两次收效甚微,建议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坚持数周



盆底康复诊疗流程:



如果产后出现漏尿、脱垂等症状

建议及时就医

您可以挂盆底康复门诊就诊




除了盆底功能障碍外,不少宝妈还会出现腹直肌分离。

孕期随着子宫增大会将腹直肌拉长变形,使两条腹直肌从中间位置分开,看起来大腹便便,生完了好久小肚子都鼓鼓的垂垂的,好像还怀着三四个月的娃一样。

腹直肌分离不仅视觉上身材变形,还有可能引起腰背部疼痛、内脏器官下移、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等。

产后的腹直肌康复可以和盆底康复治疗一起做,这样能够更高效地尽早恢复宝妈们的身材。



-END-


消息来源: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产科

通讯员:莫迪雄

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运营服务:晶报社

本微信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