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时候
女性的话题都是在讨论如何变美
比如:
做医美让脸上的肉保持紧致
健身让身上的肉不松弛
但有一个地方
十分重要但却经常被遗忘
比起脸部、腰部等暴露在外的肌肉
它更需要保持“紧致”
它就是盆底肌
▼
很多女性会发现,生完孩子之后,“下面”好像变松了:
大笑、打喷嚏或是提重物时会漏尿
上厕所时太用力会掉出“一大块肉”
性生活体验也不如以前……
这些其实都跟盆底肌功能障碍有关。
01
盆底肌:顶不住,根本顶不住!
阿婷(化名)是一个二胎的宝妈。
生完一胎之后她没有做复查和产后康复,感觉身体和生之前没什么两样。
但等到生了二胎,她却发现自己打喷嚏、抱娃比较用力时会有漏尿的情况。
这次她赶紧到医院做了产后检查,盆底三维彩超提示轻度膀胱膨出;盆底肌力测定也只有40多分(合格分是80以上)。
盆底肌就像一张有弹性的吊床,兜住女性的膀胱、尿道、子宫、阴道、肠道等内脏器官。
怀胎十月,胎儿、胎盘、羊水等重量加起来大概十来斤,长期压迫盆底肌肉,就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力量减弱,出现功能障碍。
怀孕后在日复一日的压力之下,这个吊床被逐渐拉紧,拉到一定程度它的弹性就会到达极限,导致弹性降低,也就是盆底肌松弛。
随着盆底肌变松,漏尿、子宫下垂、性生活不和谐等一系列症状就会逐渐出现。
02
为什么“吊床”弹力会变差?
阴道松弛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如衰老、分娩、妊娠、肥胖等等,其中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导致阴道松弛的疾病之一。
1.生育使得盆底肌受损
在各种盆底肌受损的原因当中,生育是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顺产的情况,阴道会过度的扩张,造成盆底组织损伤。
这种损伤即使在生育后,也是无法自行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的。而且会伤害到尿道及膀胱组织,影响到膀胱控制尿液的能力。
2.年龄增大,盆腔组织衰老松弛
只要上了年纪,盆底肌也会失去弹性慢慢松弛,这对于生育过的女性,尤其是生育多次的女性来说尿失禁几率更高。
3.其他原因
盆腔手术、长期腹压增加(久坐久站、长期便秘、盆腔积液、重体力劳动等)、肥胖等情况,也会使尿失禁几率增高。
03
如何让盆底肌恢复弹力?
盆底康复的方法包括:
1. 生活方式的干预
戒烟,减少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减少腹压增加的活动,减轻体重。
2. 凯格尔运动
这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自主收缩盆底肌肉的训练,可以训练盆底肌肉,帮助治疗尿失禁和脱垂,改善性功能。
(凯格尔运动如何做?可看这篇↓)
“那个”时,竟发出噗噗声……医生:这个运动可拯救尴尬时刻!
3. 磁刺激、电刺激及生物反馈
刺激盆腔组织器官或者它们的神经纤维,促进血供、减轻疼痛、增强盆底肌力,重建自主控制能力(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外面的产后康复中心资质参差不齐,有的机构甚至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懂。
其实,在医院就可以做盆底肌康复!
产科医生提醒:
- 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期在产后42天-6个月
- 产后康复理想期在产后6个月-1年半内
- 产后康复有效期在产后1年半-3年
盆底康复诊疗流程:
如果产后出现漏尿、脱垂等症状
建议及时就医
您可以挂盆底康复门诊就诊
▽
除了盆底功能障碍外,不少宝妈还会出现腹直肌分离。
孕期随着子宫增大会将腹直肌拉长变形,使两条腹直肌从中间位置分开,看起来大腹便便,生完了好久小肚子都鼓鼓的垂垂的,好像还怀着三四个月的娃一样。
腹直肌分离不仅视觉上身材变形,还有可能引起腰背部疼痛、内脏器官下移、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等。
产后的腹直肌康复可以和盆底康复治疗一起做,这样能够更高效地尽早恢复宝妈们的身材。
-END-
消息来源: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产科
通讯员:莫迪雄
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运营服务:晶报社
本微信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